还是在这次会议上,陈毅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战胜日寇的基本路线,取得广大群众的拥护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基本条件,而我军的模范纪律、
宣传和执行党的政策及不断取得战斗胜利,又是发动敌后人民抗战的中心环节。在不断取得战斗胜利的同时,新四军广大干部战士热情宣传和执行党的
政策,严格遵守纪律,江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很快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陈毅对统战工作十分重视。还在挺进宝捻的途中,他就分别与土匪武装的头目许维新,国民党宝捻
区区长樊玉琳,民族资本家、茅麓公司的经理纪振纲进行联络。经过3天的说服教育,首先争取到樊玉琳的完全支持,使新四军有了第一个比较安全的
敌后落脚点——宝捻镇。许维新不堪日军的烧杀掳掠,曾杀死过两个下乡为非作歹的日军,表现出在敌人凌辱面前还未完全泯灭的天良。对此陈毅十分
重视。挺进茅山途中,支队部曾与他们遭遇。当时,不少人主张为民除害,解决他们,也好用他们300多人的武器装备来装备自己。陈毅坚决不同意,
在说服大家之后冒雨在户外给许维新写了亲笔信,希望他能够认清大势,和新四军携手抗战。开始,许维新对新四军既不放心也瞧不起。但当他看到新
四军果真是一支真心抗战又英勇善战的队伍以后,就主动找上门来,向陈毅表示愿意改邪归正,接受新四军的领导。陈毅对他毫不歧视,立即收编他的
300多人枪为一支队dú • lì营,任命他为dú • lì营营长,并派去一批干部。后来虽曾有些反复,但dú • lì营的大部分官兵都被改造成真正的新四军战士,许维
新本人也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最后在战斗中牺牲。
巫恒通担任过泰兴县的教育局长,抗战爆发后,回到了江南的句容老家,与胞兄巫全仁等拉起了一支不大的自卫武装,后经管文蔚介绍与陈毅取得了
联系。经过陈毅的工作,他很快理解并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战主张,接受了新四军的领导。后来,以巫恒通领导的自卫武装为基础成立了新四军的新三团,
巫恒通本人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率新三团一直在江南坚持斗争。1941年秋的一次战斗中,他负伤被捕,在狱中绝食至死,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和
民族英雄的挣挣铁骨和崇高气节。
大地主王成龙、王成凤兄弟俩有良田万亩,佃户千家,在茅山地区是一股颇大的地方势力。经过陈毅的统战,二王对日、伪、顽、共四方面都能应
付,既和新四军做生意赚新四军的钱,又积极为新四军搜集情报、给新四军提供各种服务,在四方应付中私下支持新四军抗战。新四军缺粮缺款时可以
先从他们的仓库账房支取,新四军征集到粮食时又可用他们的仓库储存。对他们赚新四军的钱,也曾有人提出意见。但陈毅说,不赚钱的生意是不会有
人做的。只要他们是通过做正当生意赚钱,我们依然要和他们搞好团结,让他们在广泛的统一战线里发挥作用。
在所有这些统战对象中,纪振纲的势力最大,影响最大,陈毅对他花的精力也最多。纪振纲颇有来历。他投入过辛亥革命,据说还入过黎元洪的幕
府。茅麓公司资金雄厚,“40万投资,20年经营。”在上海、南京、镇江等都有业务。陈毅甫抵茅山,就给他去了信,表示了团结抗日的诚意。
对一支只有一二千人、武器装备十分破烂的新四军队伍,纪振纲看不上眼。对蒋介石的消极抗战他
是痛恨的,但对共产党倡导的积极抗战的主张,认为也只是宣传而已。他不愿意做汉奸,但也不愿意把自己苦心经营的茅麓公司断送在没有把握的抗战
行动上。韦岗战斗后,又见新四军取得一连串的胜利,他的看法逐渐改变。陈毅邀请他,他乘轿子来了。晤谈之下,他对陈毅的学识风度颇为佩服。他
开始相信,只要象máo • zé • dōng在《论持久战》中所说的那样坚持下去,江南抗战还是会有希望的。
陈毅多次到茅麓公司去拜访他,希望他能合作抗日,最好能公开出面参加抗战。纪振纲终于表示了愿意支持新四军的明确态度。他担心过分暴露会
惹来日寇的烧杀,不肯担任新四军组织的四县抗敌自卫委员会的主任,只肯当挂名的副主任。陈毅认为,这样的人物,能争取到这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纪振纲果然给新四军捐钱捐粮捐赠西药,还给新四军送qiāng • zhīdàn • yào。
纪振纲不久就遭到了国民党和日军的压迫,后来还被日军抓到据点里去,强迫他出面担任茅山几县的“剿匪司令”。陈毅对他的命运十分关心,
多方慰勉和保护,最终他选择了抗战的道路,收起了过去“玩虎弄蛇”的做法,把整个茅麓公司的自卫队伍和武器dàn • yào全部送给了新四军,自己避居上
海,继续为新四军筹款送药。
为了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陈毅凭他老共产党员的政治水平和学识、风度、口才、人品,在江南上层中做了无数细致的工作。从国民党的正规部
队、政府官员,到地方上的游击队领导人、帮会刀会的首领,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新四军在江南被大家称为“王者之师”。陈司令成了江南家喻户晓的抗战领头人。
新四军进入江南不久的1938年7月7日,在一支队活动地区成立了表面上是群众组织实际上是由共产党、新四军领导的抗日行政机关——镇江、句
容、丹阳、金坛四县人民抗敌自卫委员会(简称四抗会),同时成立了共产党的工作委员会。四抗会及各县抗敌自卫委员会的建立,是在江南政治环境
中特殊的抗日政权建设。
江南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一开始便是在国民党三战区和江苏省政府的敌视阻挠下进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是多方面的,归根
到底,当然还是领导权问题。国民党在江南沦陷后,各级政府大都还坚持在当地。县有县政府,区有区政府,京镇地区也有京镇督察专员公署。在这种
情况下,如果新四军再建一套抗日民主政府,就会引起严重摩擦。按国、共的协议,新四军属国民党第三战区节制,而且无权任命政府人员,如果自立
政府,新四军军部和三战区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