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送他过铁路。陈毅向干部们传达了“七大”精神,当即起程。陈毅一行在临城和沙沟之间过了津浦铁路。陈毅发现这条贯穿南北的钢铁大动脉还完整通畅,而
10几万国民党军和日伪军正从徐州方面沿着它节节逼向北线,阻遏他们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陈毅向杨广立交代,立即组织部队、民兵破
路,一天都不能等,埋地雷,翻车厢,扒铁轨、挖枕木、割电线、砍电杆,发动沿线群众一起干,谁搞的就归谁扛回家,破坏桥梁、路基成功的,还可
张榜由公家定价奖赏。
过了铁路,第二天上午就赶到峄县(今峄城)。在第八师师部传达了中央指示和“七大”精神后,当晚便乘吉普车赶到山东军区所在地临沂,和在
那里迎候的罗荣桓亲切会合。
罗荣桓移交工作以后,就要迅速带部队到东北去了。罗荣桓走后,陈毅将面对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
首先,山东主力部队将以绝大多数开赴东北,包括八路军山东军区第一、二、三、七师全部,第五、六师的主力,18个警备团和基干团,部份军政干部共约6
万人,只留下第四、第八两个师。与此同时新四军三师约3万余人,也由黄克诚师长率领北调出关。陈毅所能指挥使用的山东野战部队,实际只有5
万,加上警备旅和区县武装,以及华中方向新四军9个旅,整个华东总兵力也才40万人。兵力不强这是第一难。
第二难,是华东局面复杂,敌情严重。蒋介石还都南京,苏鲁解放区将成为直接威胁国民党南京政权的“大患”,成为蒋介石调兵北运的“大障”,
必先除之而后快。而陈毅所辖部队,力量相当分散,有刚从华中调来山东的,有刚从地方武装上升为主力部队的,有在某一地区活动发展多年不愿远离“老
家”的??也有干部过去对陈毅并不熟悉而个性很强,不那么“听招呼”的??要在这种情况下将各个方面的力量归统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中协调的,
可以实施机动作战的野战大兵团,来对付装备、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与罗荣桓司令的工作交接,在一片紧张和匆忙的气氛中进行。陈毅为此在临沂停留了10多天。这期间,津浦路线上的敌情日益紧迫。可以说从延安
到临沂,从最高统帅部直到鲁中南各级指挥员,此刻都意识到全局最关重要的目标,正是在津浦铁路线上。
津浦路的蒋军行动很快:9月30日,徐州的国民党第十二军、骑二军及伪军吴化文部开始北进,10月1日抵临城(今薛城),3日在山东第八师及
警备八旅尚未赶到的情况下进占了滕县。6日到达充州。9日,与山东第4师先头一部遭遇后,蒋军主力取道铁路以西继续北进,11日,其先头部队利
用山东军区部队主力尚未调转、破路不够彻底之机,已进抵济南,后续部队正准备源源跟上。照此下去,只要20天,国民党大批主力就能顺利通过津浦
线到达平津地区。据此,军委指示陈、罗、黎(山东军区副政治委员黎玉)等人:“目前山东与华中的中心任务(除出兵东北外)就是截断津浦路,阻
止顽军北上,并力求消灭北上顽军之一部或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