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大家认为只要在亚非会议时间、地点上达成一致协议,就无大障碍了。时间紧迫,未容细议。当日下午陈毅登机启程南下,连续夜航。终于在第二天上午11
时赶到了雅加达,下午便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然而交谈中他发现印尼方面在开会时间、地点上另有意见,将影响会议顺利达成协议。陈毅便于
12日拜会了苏加诺总统。苏加诺主张,第二次亚非会议地点仍在印尼,时间放在今年。而据陈毅
所了解的较多国家的意见,第二次亚非会议应换在非洲国家开。他劝说:总统阁下如果主张在非洲开,就是支持了非洲的斗争,顾全大局,表现了政治
家风度,证明你无私利打算,去发言就响亮。苏加诺一听有理,但对开会时间仍主张在今年。陈毅又摆情况:今年7月有阿拉伯首脑会议,8月非洲首
脑会议,10月不结盟国家会议,以后又有英联邦会议,联合国大会,国家领导人长期在外开会怎么行呢?他看出苏加诺的心思,便劝说:亚非会议和不
结盟会议不应互相竞争,而应该互相补充,即使竞争也不必用抢先开会的办法??苏加诺松口道:时间问题还可以再商量。
这样,开会时间、地点问题算是大体一致了,然而另一场紧迫的辩论,却出乎意料在会议席上展开了。
与会22国代表,11日开始一般性发言。陈毅在发言中从亚非团结反帝的大局出发,强调协商一致,求同存异,完全不提中苏分歧问题、中印边界
问题以及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代表们报之以热烈掌声。
然而,印度代表团团长、农粮部长辛格却突然提出,要邀请苏联参加第二次亚非会议,理由是苏有很大一部分领土在亚洲,因此,是个亚洲国家。
这真是奇闻,小学生在常识课上都知道苏联是欧洲国家,而且9年前开第一次亚非会议时,正是印度总理尼赫鲁亲口表示过:“苏联亚洲部分未被邀请,
因为在政治上它是一个欧洲单位即苏联的一部分。”(1954年12月30日,雅加达记者招待会)现在如何一下颠倒了呢?印度代表发言后,锡兰代表表
示支持,其余则未表赞同。
第二、第三天会议上,印度代表又再三提出邀请苏联的建议,陈毅发言加以反驳。然而分歧毕竟太大,牵涉到各与会国与中、苏、印3大国关系,
事又来得突然,代表们来不及请示国内,来不及互相研究,只能默守中立,会议眼看陷入僵局。陈毅这才明白:苏联领导人早已蓄意插手亚洲事务,此
次一面要印度发难,一面通过各种途径向某些与会国施加压力,想要在多数国家代表缺乏准备的情况下,挤进亚非集团。
13日上午开会,印度代表首先发言,又添一理由说许多亚非国家经援、军援来自苏联,因此应邀苏参加会议。巴基斯坦外长即反问:印度是否准备
让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也参加亚非阵营?因为它们也支持亚非国家。陈毅在会上发言,澄清了某些人制造的中国支持苏联参加的谣言。但多数国家仍默守中立。
14日,会议进入最后一天,关键时刻到来了,陈毅作了雄辩有力的发言,指出:苏联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地理常识,苏联自
己也从未以亚洲国家自居,在联合国也从未参加亚非集团活动,为何偏在此时提出这样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给大会造成争执和分歧呢?中国并不是因
为与苏联关系恶化才反对它参加,在中苏关系很好时,中国同样认为苏联是欧洲国家。
“中国反对邀请苏联,是为了维护万隆精神,维护亚非会议原则。如果屈从于某些大国压力而放弃原则,将使我们亚非会议蒙受耻辱!”
会场气氛立即变了,巴基斯坦等国代表纷纷站出来支持中国意见,而辛格越发激烈地争辩。你争我吵,会场乱了。主席提议暂时休会1小时,由阿富汗等6
国代表组成小组会议决。好容易等到下午6点,小组会宣布达成了协议:将邀请苏联的提案推迟讨论,提交给明年召开的第二次亚非会议首脑会议作决定。
推迟讨论,意味着印度提议未被否决,势必使明年首脑会议一开幕便由此陷入争论,损害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