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53、153(3 / 4)

姜白芷做了个分院计划书,至于具体怎么选址、建立、再构成跟这边医院一样的医疗体系,就需要二伯这个当院长的下决策了。

为了让二伯行动更顺利,姜白芷让整天闲着收钱养老带孩子的陈地主出山,跟着二伯走一趟,帮助他建好分院后再回来。

如今禹庆城也挺平静的,姜白芷不担心他们的人身安全问题。

原先禹庆城比较乱,官员不太作为。后来曲陵镇发展迅速,使得镇知守受益,升了官,被调动到禹庆城做城知守,他大儿子也顺利考到了官职,被分去禹庆城一个镇做镇知守。父子上下配合,花了几年时间,把禹庆城整治得还不错。

朝中有人好办事,有郑家父子在,姜白芷选择去禹庆城一个小镇开医院的分院,总归要更顺利些。

就像是三弟姜黄柏,由于是郑家的女婿,早在岳父走马上任的头一个月,就直接跟去了禹庆城,在好多个村子都雇了人为他养鸡养鸭养猪,然后在禹庆城每个镇都开了卤味店分店。他去禹庆城的时候,那边还乱着,可因为都知道他背后有关系,没有地痞流氓敢欺负到他头上,就只能眼睁睁看他赚钱赚到手软。

姜黄柏本人不怎么贪图享受,只贪图赚钱的过程。赚到了钱,按分成送一部分给姜白芷,然后除了留足够的周转资金,还有准备以后再去别的地方开分店的资金之外,多出来的银钱全给妻子随意花用。

郑家父子能在禹庆城迅速站稳脚跟、建立属于自己的官僚势力,从而完成整治工作,跟姜黄柏赚了很多钱给妻子,随便她支援娘家也有很大关系。

他们两边算是互惠互利的关系。

姜家其他人跟郑家没有这么直接的关系,也害怕一下子全涌过去,动了太多人的利益,郑家父子无力给所有人保驾护航,便安心等禹庆城基本安稳后,才渐渐将部分资产往那边转移一部分。

毕竟,光靠曲陵镇这边的作坊产量,已经供应不上全国的需求了,他们之前分别在文赋城不同的镇子开了几个分作坊,让文赋城变得过度繁华。如今,是时候往周边转移了,不然文赋城这边的物流运输压力太大,还容易养出靠打劫过往商队为生的土匪团伙。

光是在文赋城,大哥的织布坊、二嫂的染布坊、杨二郎的印花坊、小妹跟她男人合伙的护肤品作坊、小弟的香露作坊、还有李四家做玻璃的作坊,都至少开了四家分作坊,一个个都是文赋城出名的有钱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