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明日还有三万两银子,李守备给在场众人递了个眼色--马千总、刘千总等人都悄悄竖起了大拇指!
李守备干咳一声,道:‘既然如此,本将便下去给乱兵们解释一二--‘
顿了一顿,李守备看了张力一眼,肃容道:‘军中无戏言!张大人说明日还有三万两银子的事儿,可不能不算数哦!‘
‘算数!当然算数了!明日大校场放……饷--三……万……两!‘
张力似乎吓得有些浑身发抖,连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翌日,宁远城大校场中,张力果然又抬了好几口大箱子来,往校场上一扔就一溜烟地躲回兵备道衙门。
再以后,张力就一直称病,躲在兵备道衙门不出来了。
李守备也知道最后一批银子没到,张大人若是再被兵卒们‘裹挟‘,实在是小命堪忧呀!
既然已经有了六万两银子入账,李守备倒是也不便太过逼迫‘散财童子‘了,若是将他逼死了,后面那二十万两银子,可就打了水漂。
一连过了数日,兵备道衙门每天都有快马出去打探兵饷的消息。刚开始李守备还来催问军饷,后来见张大人比自己还着急,每天都派快马出城,这就也不好再催了……
大明朝军队打战是靠‘家丁‘,而不是靠兵卒。
明末武将克扣粮饷成风,兵士们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可是仗总是要打的。
于是将领们便高薪养了一帮武力强横之人,平时都是勤练武艺,等到了战场之上,这帮人就是绝对的主力。
一打仗的话,往往就是家丁带着炮灰一起冲锋。
家丁如果一旦败了,那炮灰也就只剩下撒丫子逃命一个选择了。
明军家丁比起建奴的重步兵的战斗力是有差距的,所以野战明军几乎从未赢过一阵。
还没在来宁远城的路上之时,张力便想好了,自己要对付的,就是宁远城守备和那些千总的家丁。
秋雨绵绵。
一连下了两天的雨,第三天雨势竟然愈发地大了起来。
宁远城中所有人心情都有些压抑,兵卒们情况更不好。这年月当兵的跟叫花子几乎是同义词,缺衣少食,很多人都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一遇到这种阴雨天气,战斗力直线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