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话有时候才更深入人心,说的诘诎聱牙有几个人能够听得懂。”
在战后总结会议的最后,刘国轩提出了一个问题:“王上,经过实战的表现,全火器军队的威力确实很大,不过却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无法近战。
在琼山城的战斗中,我们虽然没有受到什么阻力,还是感受到了没有近战武器的不便利。若是能够将火枪与刀剑结合在一起,就能解决近战武力不足的问题。”
郑经被刘国轩这么一提醒,马上想到了刺刀这种武器,后世的步枪上可是都安装刺刀,用做近战武器。
“观光的这个提议非常好,确实如此,我们不能光想着与敌人远距离作战,还要想着如何与敌人近身肉搏作战。
在火铳上安装一个矛头,平时的时候携带在身上,需要近战时快速安装在枪管上,火铳就变成一把短矛,再结合武器特点,总结出一套拼刺训练。”
“延平王所说的这个在火铳的枪管上加装矛头的做法,大明在永乐年间就有人尝试过,永乐大太监亦失哈在掌管兵仗局时,曾经尝试过制造一个矛头塞进枪管里,做为近战武器,解决神机营因为装备火铳近战不足,还要额外配备腰刀进行近战的弊端。
然而由于枪管加装枪头无法做到牢固安装,在训练时经常会出现枪头脱落的情况,由于这样的情况大量发生,成祖认为这样的装备华而不实,战争中武器最重要的牢固耐用,而不是随时都要担心出现问题。
因此亦失哈的这个尝试最后以失败告终,最后不了了之。”
郑经浅薄的历史知识,哪里知道这样的历史,儒生记载的历史对于这样的发明创造大多都是语焉不详,在他们看来这些奇技淫巧难登大雅之堂,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