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满是醋味,韶华郡主终于回过头来,正视金枝:“妹夫每日忙碌着朝堂大事,哪有功夫顾及绾心,你升级做了娘,自然是要做好分内之事,以免给妹夫添乱才是。”提及照顾孩子,韶华郡主目光不由自主投向西边,叹气道:“也不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
金枝如今身为人母,多少体验了一丝母女情义,安慰人也会抓住重点:“大姐也是为了他们好,如今京城里正值多事之秋,少不得动荡不安,侄子侄女若是随大姐前来,反倒会令大姐分身乏术。”
“嗯,我也知晓他们留在家是安全的,若是京城里我与王爷真出了事,他们也有个缓冲的过程,多少可以保全性命。”韶华郡主毫不隐瞒地如实说。
不得不承认,她是个明白人,遇事向来看的透彻,做事也是当机立断,知道取舍,撇开血缘关系,金枝觉得韶华郡主这个人真是个好的同盟人。“如今一切按部就班,大姐也可安下心来,只需等待结果就可返回家中阖家团圆。”
韶华郡主微微一笑:“借你吉言。”
金枝忽然想起来西蜀一触即发的战事,京城里还未收到任何风声,她也只能探一探虚实:“大姐知道西蜀军吗?”
韶华郡主愣了下:“西蜀军?妹子问这做什么?”
“只是觉得跟崔槿袖相关之事,都先查探清楚为好,她不是个安守本分的女人,为权为利,向来不择手段。如今被送到西蜀和亲,还能这般淡定,如今回忆起来,总觉得似乎有诈。未免将来大祸临头再后知后觉企图挽救,还是未雨绸缪,让人安心一些。”金枝续续道。
韶华郡主出神地回忆起关于西蜀的记忆,良久,才道:“王爷曾与西蜀军有过数次小规模战役,回府后曾言,西蜀军骁勇善战,齐国普通军队不是其对手。”见金枝低头沉思,觉得此问绝不会是心血来潮,忙追问:“西蜀军不安分了?”
金枝愕然,韶华郡主总是洞若观火挑明事实,无奈道:“只是有些消息传回府中,还没确定,尚且不能对外公布。我如今只是忧虑,崔槿袖和亲之事,没成定局以前,怕是会横生变故。”
“太后不松口,崔槿袖再不愿意,也是不敢抗旨不尊的。”韶华郡主道。
是吗?
金枝沉思,觉得这话不无道理,可就是联系到西蜀军即将陈兵边境,似早有预谋,突然警铃大作,问了句:“据说西蜀王年事已高,下一任的继承人是年纪轻轻的巴图王子?”
韶华郡主将所知道的西蜀派系都说了出来:“西蜀崇尚武力,因环境恶劣,文化得不到宣扬,所以滞后不前,算是一个蛮力至上的国家。每一次竞争西蜀王就是劣者被淘汰的时候,你别小看巴图王子,他是西蜀王的幼子,虽然岁数不大,却是西蜀支持率最高的继承人,可谓颇有手腕。”
金枝眼珠子一转,突然从床上坐起身来:“我似乎猜到崔槿袖的图谋了。”
韶华郡主一愣,有些跟不上金枝跳跃性的思维。
金枝笑道:“崔槿袖是什么人,她不会轻易让自己陷入死局,被动任人宰割。林阁老寿宴那个夜晚,她在经历了林三公子的羞辱后,再听到和亲之事,实在淡定过了头。所以,我才怀疑有诈。”
韶华郡主蹙眉:“就听你的一面之词?实在太让人难以信服了。”
金枝将心底的疑惑都一股脑地说了出来:“大姐试着设身处地的想一下,若是你被指定和亲,未来丈夫不合心意,一辈子都将永无出头之日,还要被当做物件送给下一任西蜀王,你会不做最后的奋力一搏?崔槿袖不是坐以待毙的人,若非没有依仗,会乖顺地待在崔府里待嫁?当西蜀准备陈兵边境的消息传回京城,朝堂是否还会派崔槿袖前往和亲?只怕是民怨沸腾,到时候朝廷迫于形势,为了维护齐国的脸面,必然选择终止和亲,到那个时候,崔槿袖自然而然化解了和亲的危机。”
听完这番话,韶华郡主一愣,思虑良久,才道:“你说的不无道理,可也只是猜测,崔槿袖总不能……”顿了顿,才抬头对视上金枝的目光,压低着嗓音续道:“通敌?”
金枝嗤嗤一笑:“为谋生,她向来什么手段都用的出来。”
“崔家通敌叛国?这实在太难以置信,你可想过若真如此,要如何解决?”韶华郡主问道。
金枝忽地朝着屋外唤道:“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