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实回答“年后初五。”
叶卿点了一下头,没再问其他的,沉默着继续往昭阳宫走。
萧珏看着她的背影,心头有个角落钝痛,张了张嘴却什么都说不出口,只叹息一声追上前去。
因为边关兵败,民间的年过得如何叶卿是不知晓了,但宫里过得格外简单,甚至还没之前的中秋宴热闹。
先前准备好的歌舞戏班子也都撤了。
顾家只剩一个孤女,为了安抚顾家旧部,萧珏认了顾临昭当义妹,封为嘉禾郡主。
除夕夜太后还邀请顾临昭进宫守岁。
在此之前太后跟叶卿提到的时候,叶卿还感慨“先前顾夫人为了女儿,不惜得罪叶家坏大兄名声。如今顾将军出事,她这样撒手人寰,留顾家姑娘一个孤女,倒是狠得下心。”
太后道“你看不透,顾家那婆子是活成了人精。”
叶卿不解“母后此话怎讲?”
太后叹息道“她当日把事情做得这么绝,大抵是觉着顾砚山这辈子军功显赫,无人敢动顾家。她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将来高嫁便是。顾家断了香火,家业也传不下去,自然不需皇恩了,所以才有恃无恐。如今顾砚山战死,顾家姑娘亲事还没个着落,家中没个在朝为官的,以后怕是也不好找夫婿。她又怕先前的事被记恨,才干脆随顾砚山去了。”
叶卿惊得说不出话来。
太后继续道“顾家只剩一个孤女,顾砚山是战死,无论咱们记不记她之前的仇,为了名声上过得去,皇家都不可能袖手旁观。顾家孤女有皇室做靠山,可比靠她一个老婆子强得多。”
说到后面,太后也只是叹息“先前哀家还说他日顾家若是犯到我手上,哀家有的是法子拿捏,谁知这变故说来就来。人这一生的命数,怎么猜得透啊……”
叶卿也只有无尽唏嘘。
除夕宴那天,顾临昭应邀进宫。
能在宴会上露脸的都是聪明人,妃嫔们说笑作一团,绝口不提顾砚山战败之事。
叶卿跟萧珏同桌,太后让顾临昭跟自己同桌,拉着她很是说了一番亲近话。席间一派其乐融融
顾临昭也表现得落落大方,很有一股将门之女的英气。
叶卿记得自己初次见到顾临昭时,她还是大昭寺那个做事冲动、不计后果的小姑娘。如今突失双亲,她像是一下子成熟了起来。
宴会开到一半的时候,叶卿去了一趟净房,回来时路过外边回廊,听见有人压着嗓音在哭。
她偏头一望,只瞧见一个蹲在柱子后面的人影。
走进了些,才从衣裙上认出是顾临昭。
发现有人过来,顾临昭哽咽了两声,赶紧擦干眼泪抬起头来,发现是叶卿,她像是害怕,又像是顾及着什么,站起来手忙脚乱的给叶卿行礼“参见皇后娘娘,臣女……臣女不是故意在皇宫哭的……”
“无碍,难受就哭吧,哭出来总会好受些。”望着小姑娘红通通的一双眼,叶卿心中也有些动容。
她活了三辈子才有如今这份淡然,但顾临昭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放在现代就一中学生。
不管她在人前表现得有多老成,到底只是一个还没经历过人世大起大落的孩子。
叶卿的话让顾临昭面上有了意外的神色,她羞愧低下头“娘娘,顾家对不住您兄长,我母亲先前糊涂,坏了您兄长的名声。”
“你母亲已去,这恩怨便算了了,这事你也别放心上。”听她说起这茬,叶卿想起之前太后的话,也只能感叹一句顾夫人当真是个狠人。
顾临昭没控制住又发出几声哽咽。
可能怀孕之后母性变多了,叶卿抬手拍了拍顾临昭后背“你父亲生前为大翰朝立下汗马功劳,本宫和陛下都铭记着,你如今是陛下的义妹,便也是本宫的义妹,今后本宫和陛下万不会叫你受委屈的。”
这番话说得有些官方,但叶卿却不是客套的意思。
顾临昭也能听出叶卿是真的在安慰她,直接扑进叶卿怀里放声大哭起来。
哭完了,才哽咽着道“我想吃汤圆,每年除夕,母亲都会煮黑芝麻核桃杏仁馅儿的汤圆。”
顾夫人是南方人,南方除夕夜是吃汤圆的。但北方实兴吃饺子,席上摆的自然也是饺子。
叶卿看了一眼天色,吩咐墨竹“你去回禀母后一声,就说我身子不适,顾小姐送我回宫去了。”
叶卿身边还有紫竹和文竹,墨竹也不担心会出什么事,屈膝应是。
叶卿这才看向顾临昭“国宴上本宫也没怎么吃饱,你随我去昭阳宫,一起煮汤圆罢。”
顾临昭新奇瞪大了眼,她原以为宫里的娘娘个个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何况是亲自下厨的。虽是拘谨,但还是好奇跟了过去。
萧珏在席上左等右等不见叶卿回来。
太后一看他这坐立难安的模样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念着他要出征,也没打趣,只道“皇后言身子不适,嘉禾郡主送她回宫去了。”
萧珏立马拱手“儿臣还有政务……”
太后不等他说完便摆摆手“去吧去吧,你们留在这儿,反倒叫哀家不得清净。”
萧珏一走,妃嫔们也做鸟兽散。
叶卿说是让顾临昭帮忙做汤圆,但从揉面到配调料,哪样都是她自己做的。有了之前做月饼的经验,如今她揉面的技术可以说是有了质的飞跃。
因为叶卿做饭时,萧珏都会跟过来,她使唤萧珏使唤惯了,就顺口让顾临昭帮忙看着些火候。
却没想到这姑娘压根就是个没进过厨房的,不但把自己弄得满脸烟灰,还被浓烟熏得眼泪直流,叫叶卿哭笑不得。
顾临昭怕叶卿嫌她愚笨,无措道“我……我以前会烧火的。”
叶卿也没怪她的意思,怕小姑娘面上挂不住,还给了她台阶下“许是厨房的烧火太监躲懒,没把这柴禾晒干。你先去洗把脸。”
说着便示意文竹带顾临昭去洗脸。
紫竹擅长灶上的活儿,无需叶卿开口,就到灶门前把顾临昭塞得满满的柴禾取出一些来,又拉动风箱,灶里的火瞬间就燃起来了。
紫竹跟了叶卿多年,忠心自是不必说,她不机灵,更多的时候只是不动声色的把自己能想到的一切都做好。
叶卿瞧着水快烧开,把汤圆下锅的时候,紫竹也不用叶卿提醒,就取出两根柴禾,让火小下来。
煮汤圆不能用大火,否则破了皮,流出的馅料会直接浑了一锅汤。
叶卿看着紫竹,想起前几天内务府送来的适龄出宫宫女的名单,紫竹也到了出宫的年纪了。
宫里的规矩,宫女到了二十五就得出宫,若是自己不愿离宫,主子也愿意她留下,方可从出宫名册里除名。
叶卿舍不得紫竹,但也想尊重紫竹自己的意见。
紫竹家中还有亲人,她若是想出宫,叶卿自然不会亏待她,安家的银子,以后的嫁妆,叶卿都准备好了,还从自己私库里挑了不少好东西出来,确保紫竹出宫后能衣食无忧。
紫竹发现叶卿一直在打量自己,以为自己脸色沾了炭灰,还伸手抹了一把脸“娘娘一直看奴婢作甚?”
叶卿找了块干净帕子擦干手,笑着开口“我这几日忙着除夕宴,倒把内务府送来的出宫名册忘了。这日子当真是一眨眼就过去了,紫竹你也到了出宫年纪……”
叶卿话还没说完,紫竹就跪下了“娘娘,紫竹自知愚笨,但求娘娘不要赶紫竹走!紫竹愿意一辈子做牛做马服侍娘娘!”
“你怎还跪上了,先起来,听我把话说完。”叶卿把紫竹扶起来,语重心长道“你跟了我也将近十年,皇宫不比外边,没到出宫年龄,哪怕本宫是皇后,也不能给你许个好人家。如今你出宫年纪到了,若是有相好的,只管给本宫说,本宫做主给你们赐婚。你出宫的银子,嫁妆,本宫都备好了的,还搭了兴和大街上一处铺子,不管你以后是拿这铺子做生意,还是变卖了,这辈子衣食都是无忧的,比在这深宫里如履薄冰强。”
紫竹哭着摇头“奴婢不走,奴婢这辈子都在宫里伺候娘娘。”
叶卿叹道“那名册我还有几日才递到内务府去,你先好生考虑两日,想清楚再回我。”
紫竹语气坚决“娘娘,奴婢不用考虑,奴婢早就打定主意跟着娘娘一辈子的!”
这番话说得叶卿也心头触动,她眼眶微红“不走便不走,你先起来。”
紫竹这才破涕为笑。
她方才哭花了脸,叶卿也让她下去洗把脸。
紫竹离开后,叶卿跟房嬷嬷叹道“这丫头是个傻的,她此番若是不离宫,以后若是后悔了,便是本宫也没法放她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