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低着头,他知道李成桂做了朝鲜的开国太祖,而且朝鲜也是对天朝毕恭毕敬数百年,心甘情愿的做天朝的狗腿子。
某些网站上的讲解,如果不是丰臣秀吉来朝鲜半岛闹了一次,旷日持久的战争,致使天朝在辽东的部署出现大的漏洞,给了某些人机会。
朝鲜又作为天朝和东瀛的主战场,被打的一片荒芜,无力出征,轮也轮不到某些人起家,夺取天下。
至于高丽王,他知道的便不多了。
“呵,朕要你说,你若是不说,那就是蔑视圣君。”
朱元璋身边也没什么能出谋划策的人,刘基死了都十几年了,李善长也死了有些时日了,朝中的衮衮诸公,在战略上的目光还不如他的儿子出色。
想不到能商量的人,可不就是见谁就问谁。
逮住一个算一个。
“陛下若一定要听的话,那依照我的小家子理解,就要看谁让的利润多了,谁能给天朝带来更多的利润。”
赵晨哪里会治国理政,他的那一套,就是资本的那一套,垄断,一切的目标,都是在向着垄断靠拢。
“利润?什么利润?”
朱元璋眨了眨眼,神色狐疑不决的询问道。
“李成桂之所以一直没有动作,怕也是因为天朝在侧,他不敢轻举妄动,擅杀高丽王自立。”
“而这个时候,陛下的意思,朝廷的态度,天朝的侧重,就显得尤为重要,若是陛下降旨,册封李成桂为王爵。”
“脚丫子都能想到,李成桂会连夜杀空高丽王室,然后快速登上王位,有了陛下的册封诏书,就有了足够的底气。”
“但如果陛下帮助高丽王,要付出的就多了,李成桂虽畏惧天朝兵强马壮,但他能做到这一步,必然不是坐以待毙,束手就擒之人。”
“想要解救高丽王室,必然要大军压境,甚至一场战争不可避免。”
“高丽蜗居在半岛之上,没有辽东做前沿,与高句丽完全无法相提并论,天朝的军队若去,定能战必胜,攻必取。”
“可战争终究要死人的,自古有言,皇帝不差饿兵上战场,这军饷,粮草,辎重,样样不可或缺,而死了人,又要发放抚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