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的宽度已经超过二十米,有比较充足的光线落下去,可以看到深处雾蒙蒙一片,岩壁相当潮湿。
一行人在悬崖边看了一会,新城本地的行政人员也赶来了。
顺便问几句,了解情况。
甚至不能算大概,都是过期情报。
因为最近一次的地震后,裂缝里面一直都有蒸汽,根本下不去,最近的一次探测任务是上个月的。
按上个月的记录,探得的最大深度为750米,温度44度,湿度90%,再往下已经顶不住了。
不是人的耐力顶不住,下去探测会配魔法师协助,短时间的高温高湿伤害可以忽略,主要是路径太长,绳索强度无法保证。
索道能跨几公里,那是因为索道是个定点机构,一条37毫米的7x7x5缆线三公里重量22吨不到,也就是个标准集装箱满载重量,对于固定设施算不得特别大的负载。
垂直索道挂两个人的小平台,用这么粗的钢缆拉都拉不直,细了又不敢保障强度,毕竟这些东西本身开发出来就没想过几百上千米的垂直使用。
之前新城探测用的是吊车用缆绳,强度和粗细都合适,但放到几百米,自重、晃动等因素带来的问题,还是感觉风险太大,加之下面情况因为地下水的热度关系越来越复杂,就没有冒险。
王齐今天带李想过来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不止是现在的困境,也是完全浮岛化之后人员下底部的安全依靠。
一行人在边上等了半个小时都没动,围观群众莫名其妙的时候,被行政人员保护的通道里一辆重卡开进来,工作人员打开半挂车上的集装箱,开始地上卸钢件。
一种新品耐蚀钢。
有一种说法称“不锈钢不一定是耐蚀钢,耐蚀钢一定是不锈钢”,是个典型的以偏概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