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这道奏疏自然就是那个以祖制为依据,实质是一个削弱版的‘wén • zì • yù’方案。
此道奏疏一出,原本先前就因为禁毁书院之事而备受指责的张居正,这下是彻底将那些文人士绅的怒火给引到了自己身上。
“先生所言甚是!书院群聚党徒,号召它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实乃国之蠹虫,与国无益。为防‘牛李之争’重现我朝,朕尽允先生所请。若有毁誉,朕一力承担,与先生无干!”
弄明白张居正非要上这一道奏疏的原因后,感动不已的小胖子也彻底展现出了一名帝王应有的担当,想要为张居正分担一部分压力。
“老臣叩谢陛下隆恩!”
听到小胖子这主动揽责的话,张居正这位大明第一首辅感动的同时也是不禁欣慰不已。
至此,这场从万历七年一直持续到万历八年的禁毁书院行动,在《大明皇家日报》的大力宣传,在厂卫的强力监督,官学的密切配合之下,很快便在大明两京十三省轰轰烈的展开了。
比起原历史上那浮于表面的禁毁书院举措,这一次,在各方面的监督配合之下,许多在原历史上或许只是改了个名字就轻松逃脱的书院,全都落入了‘法网’,悉数被改为了朝廷公廨!
包括像复古书院、象山书院、惜阴书院、近圣书院等等。这些在原历史上或是通过改名蒙混过关,或是根本就未毁的书院,这一次全都榜上有名,几乎被一锅端了。
当然,禁毁书院不等同于毁书,这些被jìn • shū院中那些珍贵的典籍孤本什么的,全都被押解送京,充做了国子监的藏书!一时之间,国子监倒是真有了一番天下最高学府的气象。
只不过比起书院被禁毁,更让这些文人士绅们感到腻味的,则是那按太祖政令所写的‘心得感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