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曹丕咬了咬牙坚定的说道,“父亲大人,伯父大人,若真到了那一天,吾愿做那‘执刀之人’,受那‘诛杀功臣’的骂名。”
曹操转过头来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钟繇,两人的眼中都充斥着坚定。他心中自然知道他们二人都只是为了曹氏一族的基业,权衡利弊之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还是默默地点下了头,并没有再说些什么。
少时,此间事了,父子二人刚打算起身拜别离开。钟繇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今日城外,那个名叫什么邓士载(邓艾,字士载)的屯田小吏是何方人士?现在又如何了?”
见钟繇提及此人,曹氏父子而然顿时想起了那名年轻人。也幸亏今日有那年轻人在场,不然当时那场景一时间还真不知该如何应对。
曹丕笑道,“回伯父的话,那邓士载乃是南阳新野人士,祖上也曾是南阳一带颇有威望的大族,到其祖父一代,家族中落。他年幼丧父,一直跟着母亲相依为命,甚为困苦。幸得邓母颇知大义,宁可缺衣少食,也要供给邓艾读书。”
说道邓艾,曹丕眼中充满了对他的赞赏,在堂中微微踱步,继续说道,“那邓士载也颇为争气,勤奋好学,熟读各类文集书典。此子虽然年少,尚未而立,但文武皆有才,是个好苗子。现任京兆府-典农功曹一职,在司马仲达手下当差,此人在屯田一事上也颇有一些建树。”
这些事情,自然都是回城之时,司马懿私下对曹丕说的。
曹操和钟繇听到曹丕的谈论,也都不禁点头表示对钟艾的赞赏。
随后钟繇思索了一下,笃定的说道,“此子着实才华横溢,而且见识独到狠辣,今后必然可堪大任。现如今看来,还是太过年少,不谙官场之道,需要打磨一下棱角之后方可大用。今日若不是世子庇护于他,恐怕早就被荀彧等人借机除掉了。以老夫看来,暂时不必给他加官进爵,日后若有机会,将他送往军旅历练一番方为最好。”
曹丕本想着,待洛阳屯田告一段落,就将他召进世子府引为自己的近身掾属,日后也好提拔于他。现在看来,自己考虑的还是过于简单了。
想到这里,曹丕说道,“伯父所言甚是,此子的调教,小侄必不会假手于他人,还请伯父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