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一卷 还政于朝 第一百章 必先利其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 还政于朝 第一百章 必先利其器(2 / 4)

并且在韩暨很人性化的,给刀装上了木柄和木质刀鞘。现在环首刀,大部分只是手握的位置不开锋,然后用麻绳简单包裹一下罢了,刀鞘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没有。而韩暨给他装上了木柄之后,让将士们握着更舒服,用起来杀伤力也更大一些。而刀鞘则让刀身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平日里也更好打理了。

第二种,就是在现在已经不经常的,大汉斩马剑的基础上改良的,名曰“陌刀”。这种刀,为双面开刃的长柄大刀,通长七尺,刀长三尺,柄长四尺。这种兵器是步卒专门用来对付骑兵用的。当然,也适合向曹彰这种骁勇的武将使用。

因为种种原因,这些作为秘密武器的存在,并没有告知朝廷。只是曹氏一派中区区数人知晓罢了,譬如魏王曹操、太傅钟繇、车骑将军曹仁、曹氏三兄弟、镇南将军满宠、镇北将军陈泰、镇东将军夏侯尚等等、镇西将军成都侯钟会、伏波将军郭淮,这些曹氏一派中真正的嫡系人。

苗刀作为近战类武器,总体来说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并可单、双手交换使用,这样便于发挥腰背整体力量。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厉、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杀伤威力极大。无论是步卒、骑兵还是水师将士,等能使用。所以荆州的曹植,和兼任豫州牧的世子曹丕,也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这个上面。

而因为打造技术,远没有达到那种熟能生巧的地步。因此,至今合三州之力,也才出刀三万余口。看起来数量不少,可是分发到各州以后,就寥寥无几了。事有轻重缓急,终究还是将这三万口刀,大部分都秘密的留在了荆、扬、益、交四州了,仅有一少部分,送往了北地。

陌刀作为专门对付骑兵的武器,至今仅出刀五千余口。既然苗刀少了,陌刀自然就全部送往了北地各州,由曹彰安排。曹彰在看到陌刀后第一眼,就爱不释手。随即便拿着陌刀,上校场练刀去了。

几日之后,曹彰还专门成立了一支陌刀营,并相应的给他们编制了刀法,专供他们使用。甚至顺手编制了一套双手握刀的刀法,供苗刀使用。

当然这些武器的事情,皇帝和荀令君以及保皇一派的大臣,自然都还不知道。

————————

南中的王平,终于收到了扬州陆抗的回信。陆抗的信中表明,腊月初八自己会准时在扬州起事,响应南中。

王平收到这封信的时候,简直快要高兴疯了。如果能当汉中王,自然不会仅仅满足一个南中王。现在扬州陆抗既然已经起兵相应了,那么接下来的一切自然就不是难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