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说你手中有证据。”
“那两个时辰后。”
“刑部大堂内三司会审,朕与太子听审,百官旁听。”
“若是让朕发现你胆敢诬陷良善,枉顾王法,欺瞒蒙蔽于朕,辜负了朕对你的嘱咐和信任,朕绝不轻饶!”
老皇帝开口,语气森寒。
久居高位,王朝气运加身。
即便魏令孜武道四品,依旧忍不住生出惧意,不敢直视老皇帝目光。
而旁边,苏子由和老信国公对视一眼。
知道事情变麻烦了。
三司会审,百官旁听。
若是真让东厂的人诬陷成功,苏长歌必死无疑。
不仅如此,信国公府、卫国公府也会受到牵连,但比起作为亲兄弟的苏子由,他们这点牵连根本不算什么。
毕竟陛下还需要武勋抵挡蛮夷。
可苏子由的位子,只需要花点精力和时间再扶植一个就可以。
但这次是东厂主动出手。
关系到苏长歌性命,他们没的选,只能正面应对。
就如此。
老皇帝的旨意很快颁布下去。
原本照例来上早朝的官员,听到这个消息后脑瓜子都懵了。
卧槽!
这一晚到底错过了什么?
苏长歌谋害皇孙?
这件事听起来就很不可思议,但东厂居然敢同意三司会审。
这其中莫非有隐情?
一时间,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文武百官都在讨论这件事。
苏子由派系的忧心忡忡。
武勋集体懵圈,不明白两位顶梁柱怎么跑去掺和文官和阉党之争了。
而丞相的人则就差没笑出声来。
“秦相,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苏子由与魏阉狗咬在一起。”
“不管谁输谁赢,对我们都百利而无一害,只要稳坐钓鱼船就可。”
几名太学院派系的官员,一同来到丞相秦辅面前低声说着,眉飞色舞,就差没把幸灾乐祸几个字写在脸上。
而秦辅就这么听着,没有说话。
此事他自然不会掺和进去。
他所关心的是,卫国公和信国公怎么和苏子由搞到一块了?
以前从未见过他们有交集。
况且,以两位国公的地位和资历,苏子由就算跟他们两家有关系。
那也应该是跟他们的晚辈才对。
不过秦辅并未急着去调查,他现在的心思全都放在这桩案子上。
苏长歌清白,那不管东厂是不是诬陷都要倒大霉,苏长歌罪名坐定,那东厂势力就会壮大,皇帝就需要自己去制衡。
不管是哪种,对他都没有坏处。
而很快。
在皇帝的旨意下,文武百官浩浩荡荡的来到刑部大堂。
皇都的百姓看到这阵势,想起昨晚街道上的叫喊声,一传十,十传百,纷纷跑到刑部外凑热闹,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
此时此刻,刑部大堂内。
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官员各自坐好。
大理寺执掌刑狱案件审理、定罪,坐在三司的主位。
都察院执掌监察、弹劾、建议,也就是御史,负责监督案件的审理定罪是否公正,有没有滥用职权,贪污受贿。
刑部主管刑罚,负责执行。
就在这时。
消失了一夜的太子也匆匆赶到。
“儿臣拜见父皇。”
太子开口,朝皇帝拱手行礼。
“恩。”
老皇帝点了点头,关心的问道:“淳儿可是醒过来了?”
“回禀父皇,淳儿仍在昏迷当中。”
“不过太医已经说了,淳儿身体无碍,应该很快就会醒来。”
太子开口,面色看上去有些疲倦。
昨晚他一直守在小儿子身边。
直到早上听到有人禀报,才明白昨晚发生何事,于是立马赶了过来。
随即,太子扫了眼魏令孜,有些不悦,苏长歌被他请到府上做客,就表明有交好之意,可这奴婢竟然还敢诬陷栽赃。
这摆明是不给他面子。
此外,就算苏长歌真有谋害之心。
那也应该先禀报。
由自己来决定如何处置,而不是由你一条狗先斩后奏。
否则我养狗干什么?
想到这里,太子觉得父皇对东厂太放纵了。
养狗是用来听自己话咬人的,而不是主人还没发话,就胡乱咬人。
随后,太子向老皇帝进言道。
“父皇。”
“儿臣已听闻苏长歌之事。”
“依儿臣来看,苏长歌心思纯正,不可能会做出如此险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