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大明百姓对报纸肯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大明本土的“京报”一月都未必发行一次,若《大明报》上来就搞日刊,不仅浪费幽默纸张人力等,也会让大明百姓无法有效率的接收各类信息。
毕竟大明这边还是古代,生活节奏要比现代慢得多。
既是旬刊,肯定就不是一两张纸了,而是设计成了书册,连封面在内共有八开。
刊物将采用新办的大明官营造纸厂纸张,不仅比大明原来的纸张质量更好,价格也便宜很多,是可以进行双面印刷的。
所以,《大明报》旬刊将有12页的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商业、娱乐等多个方面。当然,主要还是以政治、军事方面的新闻、要闻为主。
等朱媺娖跟柳如是说完报刊的事,天色已经擦黑了。
“这旬刊的设计稿既然定下,你便辛苦些,争取在八月一日发行《大明报》(旬刊)第一期。
若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入宫禀报,朕若不在,就告知秘书处的刘淑英、郑森等人。
另外,为方便你办事,朕会派一什朱雀营女兵跟随你一断时间。”
皇帝派亲兵随身保护,这是极宠信臣子的表现。
柳如是当即深深作揖,拜道:“谢陛下隆恩,微臣定竭尽全力办好《大明报》!”
···
舟山岛。
四十多岁的黄斌卿站在其座船甲板上,拿着千里镜望向并不是很远的一支船队,只见其上遍插“大明水师第二镇”的旗帜。
随即便不禁将目光移向最前面那艘收了船帆、几乎是逆风破浪而行的怪船。
这怪船跟大多数海船比起来并不算太大,也就四百多料的样子。
但其船体乌黑,在夕阳下隐约泛着精铁的光色,船上还有一根大烟囱,冒着滚滚黑烟,不时发出一声亢长的鸣叫,撼人心魄!
不过,最让黄斌卿震撼的,还是那怪船上露出的一门门炮口,一侧便有十门之多,几乎不输于他曾见过的红夷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