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还待继续看后面的军事版面,却忽然听见旁边一桌的三个书生大声争执起来。
高个儿书生道:“竟全用大白话来写朝廷的新邸报,这柳如是真的愧对皇恩!”
矮胖写的叹道:“唉,且不说皇恩,这么好的纸,这么好的印刷,上面却都是些白话文,简直浪费呀。”
“我倒觉得这新邸报全用大白话应是别有用意。”第三个书生长得平平无奇,语气较弱,“柳如是的才名我们都知道,她若想写一些雅文,应是不难的。”
矮胖书生道:“秋生,我知你爱慕那柳如是,可如今她已嫁给钱牧斋那老头子两三年,怕是孩子都有了,你何必还如此维护她?”
高个儿书生则冷哼,“柳如是如此办新邸报确实别有用心——我看她就是暗恨今上罢了钱牧斋的官,才故意弄砸新邸报的差事!这是因私废公!”
黄宗羲听不下去了,当即转身,向几人平揖,道:“在下黄宗羲,几位朋友有礼了。”
此时黄宗羲还不是历史上的海内鸿儒,只是比寻常读书人有名些,因而其中两人都澹然回礼。
只有高个儿书生道:“原来是姚江黄孝子黄太冲,在下阚涛,久仰。怎么,阁下是有什么指教吗?”
黄宗羲道:“指教不敢当,只是对这《大明报》尽用白话文章之事有些别的想法。”
“哦?我倒是要听听阁下有什么高见。”阚涛听黄宗羲不赞成他的想法,嘴角便挂上了一丝冷笑。
黄宗羲不以为意,不急不缓地道:“在下私以为,这大明报非只是给我等读书人看的,更是给平民百姓看的。
绝大多数平民并不像你我这样识文断字,能理解各种辞章典故。若是这大明报写成我等所研读的经典文章,即便是找人念出来,百姓又如何能听得懂?
因此,倒不如直接写成白话文章,一则那些稍微识字之人都可看懂,二则不识字的百姓听人念了也能轻易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