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的被告席上坐着李律师和他的助理何运升,以及代表公司出庭的厂商员工。李律师的发言当然是请求法官驳回原告的所有诉讼请求。
“这个案子不复杂,你们真的不选择和解吗?”法庭调查结束,法官一边翻阅着证据目录,一边问道。
“我们一直倾向于和解。”李律师气定神闲地说道,“主要是原告不同意。”
这话说的,大有把锅甩给靳舟的意思。
法官向来不喜欢没事找事的人,因为没有哪个法官不想要迅速结案。
“原告,你们真的不和解?”法官皱起眉头,话语中已经带上了不满的情绪。
“我的当事人是名记者。”靳舟坦然自若地说道,“市社会新闻部的记者。”
强调完罗雪晴的身份,他又道:“她不在乎那点赔偿金,她只是想要个说法。”
话音刚落,对面的李律师便脸色微变,和身旁的被告代表耳语了几句,而那位西装革履的代表也微微皱起了眉头。
“那行吧。”法官没辙地点了点头,“下面进入法庭辩论阶段。”
法庭辩论是靳舟的强项,也是这场官司的关键。
他率先指出宣传册中与实际车辆不相符的地方,每个地方都不容辩驳。
然而李律师也是个颇有经验的律师,主张宣传册只是要约邀请,而非要约,并且还找到了一个角度刁钻的点,而这一点在庭前返给靳舟的答辩状中并未提及。
“原告称,宣传册上写着这款车有城市/山地/沙地三种地形模式,而她的车只有城市和山地模式。我必须指出,在原告车辆的仪表盘上,很明显只有城市和山地模式的标识,原告在买车时就应当发现,再不济,在提车时也应当发现,而原告并没有发现,那只能是她自己的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