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就可以从中丘城直接出兵,形成夹击之势,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稳固鲁国的边境。
同时蒙荻还派人去询问那些俘虏自己的意思,如果愿意留下的话自然最好,如果不想留下的话,那么就跟随莒国的队伍一起返回。
虽然最后留下的人并不太多,不过也有将近五千人,而且都是青壮,他们也是有些活不下去了,所以想要换条出路。
这一次大战归来,蒙荻直接就发放了奖赏,同时从费邑调一千老兵,四千新兵,赶来中丘城屯住,让人糟心的就是粮食产量,这年头的农业还处于摸索阶段。
各个国家所实行的种田政策都不太一样,还好计然对于农学也有涉猎,但是他管着政务,如果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那就要非把这个老人家给活活累死。
于是蒙荻就发出了求贤令,主要招出那些青年学子,有心实践自己学问的,只要愿意来,他就可以提供帮助,让他们一展所长。
因为鲁国的地理位置相当好,而且政治地位可是不低,开国国君乃是周公旦之子伯禽,求学之风也甚是盛行,所以读书人自然不少,尤其是那些已经没落的贵族子弟。
蒙荻同时进行了教育改革,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启蒙,让收下的那些读书人,选出来一批充当老师,免费教授领地之内,六岁以上的儿童读书识字。
并且对这些孩童一年考核一次,如果学习的好而且还有奖励,这一下让蒙邑之中的百姓,欢声雀跃,对于蒙荻的认同感更强。
要知道这现在是什么年代?可是在春秋刚过去,战国的帷幕慢慢拉开,阶级的壁垒正在被逐渐打破,读书识字一般都是那些贵族的特权,老百姓一般根本就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