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现代古医打脸日常> 26、第二十六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第二十六章(1 / 4)

夏小初一从比武台上下来,立刻被一群小萝卜头围住,叽叽喳喳的喊着:“师祖姐姐好厉害,师祖姐姐带我飞。”

夏小初顺手抱起拽着她裤腿的汤源:“好,带你们飞,排好队,从小到大,一个个来。”

听了她的话,小家伙们齐呼一声,飞快排好队,一双双小眼睛里满是兴奋和期待。

汤源双手搂紧她的脖子,黑亮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小嘴因为激动紧紧抿着。夏小初亲亲他的小脸:“要飞了,怕不怕?”

小家伙眨巴两下眼睛,摇头:“不怕。”

话音落下,夏小初已经抱着他一跃而起,飞上半空,感觉到脖子上的小手猛地收紧,夏小初轻拍着他的背安抚,同时脚尖在树梢上一点,轻风从耳边吹过,两人已经飞到百米高空。

有了夏小初的安抚,原本胆子就不小的汤源,趴在夏小初肩头,看着底下越来越小的房屋树木,还有小伙伴们,激动地哇哇直叫。

夏小初带着他绕着练武场飞了一圈,把小家伙兴奋的不行,直到落到地上,嘴里的喊声都没停下。

第二个是扬扬,一视同仁,夏小初同样带着他绕着练武场飞了一圈,把他乐的哈哈大笑。这小子跟他父亲一样,没有学古武的天赋,但天生胆大,对练武又有兴趣,也能吃苦,小小年纪,外家功夫已经练得有模有样。

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夏小初不偏不倚的都带着他们飞了一圈。放下最后一个,夏小初刚想喘口气,小师弟突然站到她跟前:“小师姐,我也要。”

“小师祖哥哥,你太重了,师祖姐姐抱不动你。”扬扬在一旁嘻嘻笑道。

汤源和其他小朋友立刻附和:“小师祖哥哥太胖了,师祖姐姐抱不动啦。”

焦阳气得直瞪眼:“谁说我胖的?我不知道多苗条,身上一点赘肉都没有。小师姐,你别听他们瞎说,我一点都不胖。”

在雨林里经常带着“夜鹰”的队员飞,有时候更是一手带一个,“夜鹰”队员哪一个不是人高马大,壮实有力的,相比之下,小师弟正在抽条的瘦竹竿身材真不算什么。

提着他的手臂,同样带着他飞了一圈,等落到地上,夏小初拍拍他的肩膀:“太瘦了,多吃点。”

焦阳立刻看向那群小萝卜头:“听到没,听到没,你们的师祖姐姐说我太瘦了,是太瘦了,不是太胖了,听到没?”

曲子濯走过来,在他后脑勺上拍了一下:“你多大了,跟一群小孩子计较什么?轮到你跟小师妹比了。你们俩准备比什么?”

十师兄去了N市上大学,寒暑假才会回来。所以,比试的人只剩下小师弟。夏小初毫不考虑的选择了“射日”。这也是小师弟的强项,两人十次比试中有九次都是选的这个。

所谓“射日”就是看谁射穿的靶子多,比的就是准头、速度和力度。靶子用的全部都是钢板,有厚有薄,有固定靶,也有活动靶。

第一局是固定靶,场上有十个靶子,最薄的五毫米,最厚的五厘米。距离一百米,看谁射的又快又准。一定要射穿,没穿的不算。

夏小初刚比完一场,又带着这么多人飞了半天,需要时间恢复体力,小师弟先来。

“射日”不限武器,顺手就行,当然不能用枪这类现代热武器。焦阳用的是六锥形飞刀,穿透力和承受力都比普通飞刀强,五年前,十一岁的焦阳已经可以在百米外用六锥形飞刀外射穿一厘米厚的钢板。

焦阳没有上来就射,而是站定在靶前调整呼吸,凝神静气,片刻后,双手从两侧腰间各抽出五把飞刀,手一翻,十把飞刀同时飞出,只听见“锵锵锵”数声后,百米外的钢板上留下了六个清晰可见的窟窿。

打穿的六块钢板中,最厚的一块三厘米。夏小初看着十环上的黑洞,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当年哭着喊着要跟着她去上大学的小屁孩是真的长大了。

剩下的四块虽然打中了靶心,但没打穿,不算成绩。

轮到夏小初,她用的是柳叶刀,薄而细长,和手术刀很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手术刀单刃,夏小初手上的柳叶刀却是双刃,只看刀刃上泛着的寒光,就知道有多锋利。

和焦阳的一次射完十把不同,夏小初一次只射两把,左右手各一把。站定在靶前的夏小初面色肃穆,盯着靶子的眼神沉静自信。看过她上手术台的人就会发现,她此刻的神态和在手术台上时一模一样。

两手同时甩出柳叶刀,“锵锵”两声后,一头一尾两块钢板的靶心处各多出一个窟窿。最左边那块是一号板,也是十块板里最薄的一块,只有五毫米,最右边这块十号板最厚,五厘米。

“小师姐,你竟然射穿了十号板。”焦阳惊得张大了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五年前,小师姐还只能堪堪射穿五号板,他这几年苦练臂力,以为至少能和小师姐打个平手,结果,差距比之前更大了。

夏小初笑着转头:“还用再比吗?”

焦阳颓丧的垂下肩:“我输了。”输的心服口服。

夏小初拍拍他的肩:“你这几年没偷懒,进步很大。第七块板只差一点点就射穿了。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和第四块板较劲。所以,你比我厉害。”

得到小师姐的夸奖,焦阳心里很高兴,但他也清楚,小师姐这话安慰的成分居多。小师姐因为身体原因,十岁才开始练武,而他三岁就开始了。小师姐十六岁的时候,古武才练了六年,而他已经练了十三年。

阁楼上,族长摸着胡须,眼中满满的全是赞赏:“有天赋,又肯吃苦。三弟,你收了个好徒弟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