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相比较同时代的英国人,那就幸福的多了。
英国收容街上的醉汉是1865年在伦敦成立的救世军组织,由卜维廉、卜凯瑟琳夫妇倡议成立,醉汉花上两个便士能够挂在绳子上睡,花上四个便士能在棺材里睡,起码可以保证不在街头被冻死。
大唐帝国的这种市政工作就有慈善性质,流浪汉被集中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换取食宿和一些微薄收入。
他们一般在凌晨四五点钟就会被手持皮鞭的队长抽打起来,然后迅速起身洗脸,整理内务,紧接着就手持扫把铁锹走上大街劳动,一直要干到8:30才能回工房吃饭。
吃过饭继续工作,扫完大街就去清理厕所,城市公园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反正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偷奸耍滑者就会被队长用皮鞭抽得满地滚,惩罚不吃饭或者加倍劳动什么的,如此这般几次下来服服帖帖,再也不敢耍这些小心思。
这些市政工进去容易,出去难,想要放弃市政工作,到外面谋一份体面的工作,必须要有队长签署意见才能放行。
之所以这么做
就是担心这些游手好闲的人恶习不改,又重新回到街头。
一般两次或者三次进入市政署的流浪汉或者乞丐,至少要干上两年以上才能够被放行,重新回到社会上找一份工作谋生。
至于超过三次进入市政署的记录,市政署转手就丢进苦役营中,因为这样的人已经不具备改造的价值,用不着费心尽力再花费社会资源改造,队长的鞭子也不是谁都能享受的。
帝国的社会管理信条就是;不养闲人。
经过市政署一番改造,出去的流浪汉大多很快就会找到合适的工作,从此稳定下来,最起码保证自己不能够流浪街头。
在大唐帝国除了僧人,其他任何人乞食都是犯罪。
因为大唐帝国提供的足够丰富的选择,拥有足够充沛的物资让人人都能够丰衣足食,只要有手有脚愿意劳动,没有人会饿肚子。
李察就这么溜溜达达的在街上闲逛,一路走一路看,享受着难得的寻常人生活,似乎乐在其中。
不知不觉间
鼻端嗅到食物的香味,他正待吩咐传膳,忽然一拍脑门笑了起来;
在这大街上,传的那门子膳?
得,还得自己找饭辙去。
这似乎唤起了深处的记忆,他兴致勃勃地沿着街道行去,西北拉面馆,法式面包店,墨西哥烤肉店,江浙菜馆……
行……就这家江浙菜馆吧。
李察抬脚便走进店中,店小二热情的迎了上来道;“这位客官,您几位?”
“就一个人,点几个可口的菜,给我找个闹中取静的座位。”
“您这……行吧,您看窗边可以吗?”
此时的店中已经坐了七八桌人,店小二一指靠窗的无人位置,那张方桌上摞着几层大白菜和其他一些杂物,只剩下半幅桌面。
但是一个人吃也够地方了,李察环顾了一下店内,大多房桌上都已经有客人了,便勉为其难的点点头,道;“可以,先上一盏香茗吧。”
“香茗没有,高沫儿给伱来一碗行吗?”店小二心里说这是哪家来的公子哥,咱这种平民小店哪来的香茗啊?
“行吧。”
李察倒也能很好的摆正心态,点头应允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