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鹏天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说道:“天影,你的杀气越来越重了!按时控制一下。这两个孩子,先放一放吧!武顺那家伙,在这下棋呢,我们,就先陪他下一会儿。”
......
半个月之后,京都,德兴宫。此处是大顺王朝皇帝武顺的书房。
一名太监正在对着武顺帝,缓缓地诉说着莫元遂和李清的这件事情。
武顺帝听完之后,感叹道:“若天下之人,都能如此,以道德为基础,以律法为准则,那么,我这皇帝当的,该多舒坦啊!”
话罢,便对着这名太监问道:“景仁,这两人都是什么来历啊?”
景仁跟随武顺帝多年,对武顺帝的一些习惯,早已经是了如指掌的了。
听到武顺帝的问话之后,立即摆出一副心中有数的模样,缓缓答道:“这个莫元遂,乃是青州永安县城莫家的子弟,并无其他背景。而这个李清,陛下可是认识的。他小的时候,陛下还抱过他呢。”
“哦,我抱过他...”武顺帝在心中,不断的回忆着与自己相熟的李姓之人的晚辈名字。
想了片刻之后,仍没有一丝头绪。
这时,景仁解释道:“他是杨相的嫡长孙,李相的亲外孙。原名叫作杨清,只是后来,改成了李清。”
“哦,这样啊!怪不得我想不到呢。”武顺帝缓缓地说道。
同时,武顺帝一脸悲伤,对着景仁问道:“景仁,李岩那个老伙计,最近怎么样了?”
对于武顺帝这突然的问话,景仁没有准备。
便只好似是而非地回道:“九原县之地,身处边疆,气候恶劣,不比京都啊。陛下,不如你寻个由头,让他回来吧。”
武顺听后,默不作声,思绪却飘向了那遥远的北方之地。
只能自己对着自己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啊!”
与此同时,天横关内,一个房间之中。
一名亲兵,也在将莫元遂和李清的这件事情,对着二皇子武煜城徐徐道来。
武煜城听完之后,自言自语道:“莫元遂,李清。不错啊!没想到,在一个小小的永安县城之中,竟然能同时出现两名与我志同道合之人。”
须臾片刻之后,武煜城对着这名亲兵吩咐道:“时苏,你派人密切关注着这两人的行踪。需要时,可适当的帮他们一下。”被称为时苏的亲兵,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