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出十件就算谢天谢地了。”
“完美的官窑瓷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烧出来的概率太低了。”
“这次连孙茂海大师都亲自来烧,肯定有不少成品的。”
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第一个烧窑被匠人打开。
此时此刻高温早就已经停止,瓷器也冷却完毕。
门一打开,只见烧窑内的架子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件一件深青色的瓷器,这些瓷器表面釉色明亮,泛着微光,一看就是不可多得好东西。
大家立刻兴奋起来。
接着,匠人们把瓷器一件一件取出。
为首两个人细细打量着这些瓷器。这二人一个是博物馆的烧制官窑瓷的大师孙茂海,一个是航州瓷器协会的副会长丁武。
每一件瓷器,都会先经过这两个人的手,然后再由其他匠人过目。
接连十几件,两个人都是看一眼就递给了后面。
每一件官窑瓷,都或多或少有些瑕疵。
有的釉色不明显,有的是瓷器身上有一个部位没有上到釉,还有的烧制过程中形状发生变化,还有些颜色不太对。
这些瓷器,如果只是用来做平常的使用,那完全没问题,甚至是手艺很高的艺术品。
但是,这些瓷器是南宋官窑瓷。
南宋官窑瓷,出品必定是精品,因为只有精品才能出现在世人的眼中。
在南宋的时候,修内司官窑为皇室烧制好瓷器,这些官窑瓷只能皇家使用,民间不得使用。
即便是烧制失败的残次品,也不会流落民间,而是全部毁掉。
修内司官窑有一个坑,叫做“窑坑”,里面全是砸碎的残次品,后来被考古学家发掘,这些瓷器都成了宝贝。
史书中也记载着相关的知识。
正是因为如此,后世凡是得到一件南宋官窑瓷的成品,那必定是价值连城的极品宝贝。
这个传统,南宋官窑瓷博物馆也在遵守,南宋官窑瓷协会更是如此。
没有失败的南宋官窑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