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大夏文圣> 第六十五章:京都之怒,百官争议,江宁郡平乱,龙颜大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五章:京都之怒,百官争议,江宁郡平乱,龙颜大悦(3 / 4)

还他娘的是同行?

于是乎一群粮商去查,结果发现好家伙居然是外乡人,抄小道过来卖米。

怪不得这么不守规矩。

而且这帮外乡人更狠,派人过去交涉,直接就是一句话,我卖完就走,你管的着吗?

一句话堵死所有人。

就算去搞破坏,说他的米有问题,也没有半点用啊。

现在是什么年头了?江宁郡发洪水,银子虽然不多,可最起码换米还能吃口饭吧?

谁他娘的在乎有没有问题。

再说了,你们卖的米就没问题?渗沙子,拿陈米,你们就干净嘛?

您还别说,还真没说错。

也就是因为这事,大大小小一些米商既是牙疼也是眼酸。

不仅仅如此,前两天还好,到了今天这种不守规矩的米商更多了,都是从四面八方过来的,价格一个比一个高。

这回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饿死胆小,撑死胆大,上头稳坐钓鱼台,可下面人熬不住啊。

主要是看别人赚钱,比自己亏钱还难受。

于是乎,什么禁令不禁令,什么规矩不规矩,先把银子赚了再说。

如此,所有米商几乎不约而同的涨价,而且越来越离谱。

仅仅只是两天时间,价格已经暴涨到六百两银子一石了,这种天价,导致百姓也彻底傻了。

六百两银子一石,谁买?谁会买?

之前六十两一石,一百二十两一石,为了活命,咬咬牙也就算了。

可现在六百两一石,鬼才买。

但恐怖的事情发生了,有人买,而且大量人买。

结果一出,所有米商简直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六百两一石都有人买,这他娘的简直是离谱。

可喜的是,百倍利润,一石米百倍利润啊。

都别说其他的,只要卖出一万石,就能赚五百多万两银子啊。

江宁府所有米商都疯掉了,各种谣言四起。

无论米商头头怎么说,怎么严令,都没有任何作用,因为这利润太过于恐怖。

有人已经察觉到问题,这其中有很大的猫腻。

可问题是,大部分商人已经彻底被这巨大的利润给吸引到了。

并且消息也早就传开四周郡府。

早在七八天前就有人高瞻远瞩,知道现在卖米能赚钱,所以早就来了,结果来了以后,不到一个时辰,带来一百多石粮食全部卖光。

价格也不贵,二十两一石,对比江宁府内的价格来说,这些真正的外乡人还真不敢赚太多,一是良心过不去,二是也不知道消息。

等知道以后,说懊悔也有,说难受也有,但第一时间是什么,赶紧回县里继续运米来啊。

这趟回来,就算辛苦一点,大不了卖六十两一石,只要卖的比江宁府便宜。

那就血赚。

而这些返乡人的行为举止,也瞬间引来更多人的关注。

跑一趟赚几百两银子,等于寻常人两三年的工钱,而且运的多赚得多,各地的府,县,乡彻底沸腾了。

于是乎,米价狂涨的第三天。

整个江宁府外,密密麻麻全是人,不过这回不是难民了,而是从四面八方过来卖粮的。

一个个三天三夜就睡了三四个时辰,用最快速度,抄最近的小道,跑过来卖米。

当得知府内米价涨到六百两七百两一石后,这些人也兴奋狂欢了。

心想着六百两太狠了,我三百两不过分吧?

但也有少部分人凭着良心,算上来回路费等等,十两银子一石出售。

这种人赢得难民感激。

而大部分人待价而沽,坐在府外,由官兵保护,摆出四五百两一石的价格,只比府内便宜一点点,然后开始做美梦。

只可惜的是。

四五百两一石,根本就没人买,之前一百二十两一石,一群人凑一凑,勉强能凑出一些,购买几石大家分一分,差不多就得了。

四五百两一石,不是他们不想活命,而是没钱买。

买不起。

除了快死的人,根本卖不动。

也就在此时。

江宁府内。

顾宁涯坐在一处酒楼,面前三个男子激动无比道。

“大人,周围数百条小道上,全是过来卖米的外乡人,每条道路都拥堵不堪,运输粮米,光是一条小道上,运米之数,恐怕至少有几十万万石啊。”

“大人,属下打探清楚,周围诸多府县百姓,已经提前割麦,都朝着江宁府来了。”

“大人,此次已经购买一万五千石粮米,全部运入官仓之中。”

三人开口,告知一个个好消息。

“好。”

“现在把所有人全部撤走,再去告知郡守大人,可以开仓放粮了。”

“还有,通知夜衣侯,龙舟可以亮相了。”

得知消息,顾宁涯大喜,立刻开口,吩咐下去。

“敬遵大人之令。”

三人没有废话,直接动身。

很快。

江宁郡郡府内。

得知可以开仓放粮后,张旸有些惊讶。

随后再得知江宁府外,涌入大量外乡卖米之人后,这一刻张旸彻底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好。”

“好。”

“好。”

“居然是这个计谋,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啊。”

张旸彻底想明白陛下到底要做什么了。

不是杀商,而是以人心攻人心啊。

这一招,妙,妙,妙。

“快,传本官之令,开仓放粮,再去通知城外所有百姓,朝廷运粮已到,每日三餐,所有难民无须再购粮米。”

“再去通知下面的人,粮价高于六两以上,封禁店铺,记录再册。”

张扬激动无比,他彻底想明白了。

这几日他愁到白发丛生,可想明白陛下的意思后,他欣喜若狂啊。

一瞬间。

江宁府内,一道道敲锣打鼓之声响起。

“粮来了,粮来了,朝廷运粮来了,郡守有令,开仓放粮,所有难民可去府城四门,领取救灾粮,每人每日三餐,无须购粮。”

敲锣打鼓的声音响起,江宁府的官兵也极其兴奋,这些日子他们见到太多冷暖,也在为难民发愁。

如今开仓放粮,他们自然兴奋。

而四门城外,也响起如雷一般的声音。

“粮食来了,粮食来了,朝廷运粮来了,郡守有令,开仓放粮,大家不用担心没粮了,朝廷运来的粮食足够吃上三个月。”

“大家快去赈灾地,每日可领三餐,保证人人有饭吃,不会再有人饿死了,不会再有人饿死了。”

一群官兵冲了出去,他们敲打着铜锣,喜极而泣,一个个在难民堆中狂奔,将这个喜讯告诉大家。

下一刻。

无数难民愣住了。

他们愣在原地。

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你说的是真的吗?是真的吗?”

“真的有粮来了吗?有粮来了吗?”

“朝廷真的送粮来了吗?”

一道道声音响起,所有难民都期待着这一日,都渴望着这一日。

如今听到了,他们反而有些不敢相信,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一遍遍的询问。

“没有骗你们,没有骗你们,真的,粮食来了,粮食来了,大家不会被饿死了,你们不会饿了。”

官兵哭着喊道,因为冲出难民之地,他看到了一具具尸体,忍不住哭。

也就在这时。

轰隆隆。

轰隆隆。

轰隆隆。

天穹之上,一艘艘龙舟出现,每一艘龙舟如同巨兽一般,在天穹划过。

数千精锐站在龙舟之上,一个个宛若天神一般。

“吾乃夜衣侯,奉陛下旨意,前来送粮,开城门。”

夜衣侯之声响彻整个江宁府上下。

十三艘龙舟,如同十三头巨兽,在天穹划过,给予无数人生的希望。

“有粮了,真的来粮了,朝廷送粮了。”

“哈哈哈哈,不会有人饿死了,不会有人饿死了。”

“圣上英明,皇帝英明,朝廷万岁,陛下万岁,大夏万岁啊。”

“大夏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之间,百万难民狂喜不已,所有难民几乎全部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他们熬了这么久,没想到终于等到了粮食运来。

他们几乎都已经绝望了。

然而在最绝望之时,看到了希望,这如何不让人喜极而泣啊。

但依旧有些人,抱着自己已经死去的亲人,指着天穹上的龙舟,哭泣大喊。

“爹,你看看,朝廷运粮来了,爹,你醒一醒啊,你睁开眼睛啊,咱们有救了,咱们不会饿死了。”

“娘子,娘子,你看,粮食来了,粮食来了,你为什么不多坚持坚持啊。”

哭泣声不知为何,有一些伤感。

有一老妪,望着龙舟,双眼已经流不下泪,她全家没有死在逃荒的路上,而是死在了城外。

因为她们没有银子,只有她一个人活到了现在。

她的夫君死了,她的三个儿子死了,三个儿媳死了两个,一个被买进府里当了丫鬟,就给了两升米,就两升米啊。

四个孙子死了,三个孙女也死了。

全部都死了。

如今看到了生希望,可她并没有任何一丝丝喜悦。

取而代之是麻木。

是沉默。

因为对她来说,生与死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然而,对于城内米商来说,他们脸色无比难看。

朝廷粮食运来了。

官仓开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