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衣服,衣服的设计也是这样,逐渐向下流动,一个廓形被高定采用的时候,它是最自然的,当然也最贵,逐渐地往下去流动到快消品阶段,就显得呆板了。所以你看很多衣服会觉得有点怪,没有灵魂,甚至不如自己手裁,这是一个道理。很多学服装设计的穷学生攒钱买奢侈品,不是说被消费主义洗脑,他们是希望能近距离沾染到大师设计的一点余味。”
金曼曼知道单修谨其实是有点引导的意思,但她的话还是忍不住多了起来,这是她在生活中很难和别人谈起的话题,在这个年代,人们疯狂追捧的奢侈品,似乎只是追捧着一种消费的欲.望,并不在乎其中蕴含的艺术元素,就连奢侈品牌也越来越多地把自己当成了大众化供应商,艺术正在逐渐地从平民的生活中消失,尽管它从最开始不怎么亲民,但这还是让金曼曼有点儿失落,好像正在失去自己从小拥有的一种权利。
“这么说,你不该画这个包,”单修谨半开玩笑地说,“你画林俏那个,是艺术和艺术的叠加,这个包就不同了,它的呆板会拉低你作品的格调。”
这句话其实比单修谨刚才的哪句话都更锥心,因为单修谨非常的正确,而且——金曼曼意识到,这是以前的她会极力避免的事情。金曼曼以前也很缺钱,她有自己精于算计的一面,但她一向避免用自己的艺术天赋去赚钱。
她总觉得有些东西是不该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美术——尤其是这所有东西中最值得她去珍惜的东西,它对金曼曼来说尤为特殊,金曼曼在家道中落、父母双亡以前,有过一段很快乐的童年时光,她从小就学画,母亲带着她到大城市看画展,她们一看就是一天,坐在美术馆外的中庭,在烈日下吃面包喝水当中饭,现在想想,那旅程似乎也是很寒酸的,但金曼曼回忆从前的旅程,洋溢在心中的总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富足感,那时候她从没想过,自己会在一个假包上画下一幅作品,甚至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起过什么画家的坚持和尊严。
艺术这个东西,如果你不把它当回事,那就永远都不可能再有什么进步了。金曼曼在单修谨身上找到的是自己的麻木,这种麻木格外地让她刺痛,也让她有些心惊,她是不是已经受到了客户们的影响,开始一点一点难以避免地往下坠落下去?
现在可以拿出来交易的是她的画技,将来呢?有一天金曼曼会不会也很自然地把自己的美色当做一种资源去交易?
毕业之后,她实在是赚了不少钱,大概同学中除了那个搞二次元人设圈的,能和她比收入的不多。但金曼曼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赚得足够过,她在这一刻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贪婪,仿佛一张深渊巨口,在她体内不断地吞噬,这种恐慌反而让她有些破罐子破摔——她很害怕自己变得面目全非,可却又实在无法停止渴望金钱。
不够,钱永远都不够多,眼下这些真的不够,一点都不够安全。
“所以说,”她含着笑说,“说不定你已经没有你想象中那么了解我了,小单。你认识的那个金曼曼,还讲究作品格调的金曼曼,可能早就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