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武侠修真>四世枕芳菲> 第33章—可叹不知心门事,一念颦笑一念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可叹不知心门事,一念颦笑一念情(2 / 2)

“可不是好久不见~我都险些以为你不在人世了,上两次去王都宫内参加道友会碰见清诚子,他半点都没透露,没想到如今你们师兄弟倒是又凑在一起了,怎么?你……不云游四海啦?”明渊最后的语气似带了丝嘲弄。

若浔老道闻言无所谓地笑了笑,回道:“嗯,暂时不走了,帮着我师弟打点打点上清观。”

他和他师弟早先就不太喜欢这个明渊,一点没承着他师父秋远真人的好道骨与风范,总带着一股子小家子气,道法才能一般,却爱嘲讽自傲。

“哼~当初硬要抛弃名利和皇家道观知观的头衔跑去云游四海,到头来还不是抵不过名利双收的诱惑,看着师弟做大上清观眼红了吧!”

当然,这只是明渊心中所想,自不会公然说出来,他今日可还有事相求于他呢!

“如今你能幡然醒悟……回来帮衬清诚子一二甚好,他现在是众道观观主之首,圣人面前的大红人,以你们亲师兄弟的关系,得他提携简直太容易了,你道法又高,来日再做个知观更是没得说!”

若浔老道从他的话里听出了酸酸的感觉,定是羡慕眼红他师弟的成就,连带着还不忘挑拨离间一回,可他和清诚子不止只有师兄弟情分,从小两人便在一起修道,彼此也最是了解,更多的反倒像是家人之间的情感,于是淡然笑之,道:“我们之间不讲究那些,况且……我也不在乎什么知观之位。”

“唉~你还是老样子,随性自在的很,我有时候啊都佩服你。”话是这么说,可心里却想的是:“装什么呀~谁不知道谁那点儿小心思,真是不识抬举!”

“哎?你好端端地怎么把道号改啦!不过……这若浔二字……倒也蛮好听的。”其实明渊知晓他为何改道号,这么问无非就是想嘲笑嘲笑他。

若浔老道闻言神情很是自然,笑道:“想改便改了,我也觉得这若浔二字极是好听。”

“得,给你个竹竿还往上爬了,为了个女人放弃所有简直是有病。”明渊极是看不惯若浔老道那副什么都不以为意还听不懂话的样子,师兄弟俩就没一个好东西,一想到清诚子,他更是火大,每次入宫见到他,总是那般清冷高高在上的模样,不就是当个道士之首嘛!有什么好牛气的!

“你怎么今日也来这儿了,可是有事?”

经若浔老道这一问,明渊才回过神,赶忙让他坐下说话。

“哎~小孩儿,再去倒碗水来。”

村长家的小孙子一溜儿烟地就跑了出去,没过片刻便端来了一碗白水。

“行了,快出去吧!”

小孩子不过六七岁的模样,生得黝黑,家中一下来了这么多人颇有些新奇,可看着那明渊道长威严的面孔便又心生畏惧,一溜儿烟地就跑没影了。

“这榆树村太过清贫,刚村长给我们沏茶,我一喝就吐了,那八成都不知道是哪年的陈茶,真是难以入口,还不比白水强呢!”

“对了,你们三个还不快给道长见礼。”说完,其余三人连忙向若浔老道见礼问好。

“这是我的三个徒儿,浔阳~啊不是~若浔,你可也收徒啦?”明渊本就随口一问,压根儿没觉得他能收来徒弟。

“嗯,收了一个。”

明渊闻言明显一愣,而后赶紧收敛神色继续道:“那敢情好,像我们这等道长身边怎能没个徒弟伺候服侍,不然多掉面子,你收得太少啦,赶明我送你几个。”

若浔老道听后只想翻一个大大的白眼,心道:“谁要你送的徒弟,你那三个都顶不上我这一个,我这个千金不换。”

“不必了,谢谢你好意,我为人不挑,有一个徒弟就够了,而且我这个……无人能比。”

明渊此刻也想翻一个朝天大白眼,“还无人能比,可真能吹!你不挑,我挑呗?”

“哈哈哈~若浔,你还真是始终如一,多年不变呢!”明渊说这话时还掺杂了别样意味,满是调侃嘲弄。

若浔老道人精的很,他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明渊话里有话,他听得清楚明白,却不想和他一般见识。

之后便就是明渊单方面问,若浔老道简单答述,无非就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这些年都去了哪儿?过得如何?怎么不投靠你师弟?现下又如何打算?

可直到村长叫他们挪步院中吃饭,明渊道长也没说他为何来榆树村?

若浔老道自是不信明渊叫自己来是想跟他叙旧情,谈将来的,铁定有话与他说,再不就有事求他,至于缘何来此,他暂时心中还未猜出一二,就敬等他开口好啦!

明渊一看到饭桌上摆的那些菜,脸色便是一沉,心里厌恶的紧,虽早知榆树村穷苦,可也未料会穷到这份儿上,之所以一来就到村长家,无非就是觉得他家定比其他村民家过得要好,但现如今一瞧,他着实低估了榆树村的贫穷程度。

他那三个徒弟见到满桌“垃圾”后更是连眉头都拧在一块儿了,心说:“这是给人吃的吗?猪食吧!扔给乞丐人家都不带捡的,这村长家也太不拿我们当回事儿了。”

不得不说,还真的是有什么样的师父就有什么样的徒弟,师父对徒弟的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也可以说是影响深远,古云人生在世乃有三大幸事:遇良师,得良友,拥良伴,可得遇一良师,是何其有幸,又何尝不易啊!

名师出高徒没错!但很不幸的是,明渊既不是名师也不是一个品行端良之人,故而他那三个徒弟也长得歪瓜裂枣,内心糟粕。

身为道士,已是少一大幸,可如今却连良师良友也全然不剩!怎的一个此生无望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