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顽愚。
……(注)
一共有十六条,这些十六条圣谕文靖安在杏陌村时已经背过,而且到了这一步也只是走个过场,就算背错个别字无伤大雅。
到了这一场终覆,由于是公开面试,王所思才不用再避嫌,公明正大夸奖文靖安。
“靖安啊,前面几轮你的答卷是我和诸位考官一同评定的,如今的你确实有林编修当年之风。”
林编修就是林宁宴,因为他中了榜眼进了翰林院任编修一职,在官职上已经和王所思平起平坐,都是正七品官员,且明眼人都知道翰林院编修任职满三年之后,不出意外必然是留京任职,六部九卿随便选,直接进中书省也不是不可能,京官可比外放的知县强多了,因此王所思在正式场合不宜再直呼林宁宴的名字,而是以官职代称。
文靖安行礼作揖谢过王所思夸奖,王所思说道:“可惜科举取士所考的试帖诗要求严格,限制了韵律和用字的发挥,你这几首五言六韵可远远比不上之前的《端午》和《七夕》。”
文靖安心说:“比得上就怪了,那可是都是千古名篇。”
嘴上说:“作诗要讲究妙手偶得,强求确实是求不来的,正如李太白当年做《将进酒》,酒醒之后再难写出那般惊泣鬼神的妙句了。”
王所思和其他学官皆捻须认同,王所思道:“罢了,本来今日我还想着考你们一首诗,如今看来也没有必要了,都散了罢,去等三天之后发案吧。”
文靖安随中考生谢过王所思和诸位考官,各自领取了供单走出考场,至此,县试五场考试全部完成,原本三百多人的参考队伍,如今只剩下五十人左右了。
其实能参加最后覆试的考生已经意味着通过了县试,最后一场只是一个形式,除了背诵《圣谕广训》之外,怎么考全由考官心情决定,比如王所思不想再动脑筋出试题,那就干脆直接取消了考试,让文靖安等人回去等最终的发案。
因此文靖安和这五十多个考生必然都会通过县试,只是名次尚不确定,须得等待三天之后县衙发的总案,总案的排名以前面全部五场的平均成绩评定,文靖安正场第一、初覆第一、二覆、三覆也是第一,终覆基本不在参考范围,结果当然毋庸多言了。
作者有话要说:文中《圣谕广训》来自康熙朝颁布的圣谕十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