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竟然就如此轻而易举的解出来了。
“那……那鸡和兔子会听话吗?”
“哈哈~~”这老孟还真有意思,王嗣忍不住大笑起来。
孟庆想了好一会儿,只感觉王嗣的解题思路简单易懂,还妙趣横生,比之当初出题的那个翰林高明了不知多少倍,不由地赞叹道,“小兄弟……不,先生高明,高明呀!”
有学问的人到哪里都能得到尊重,只因为一道鸡兔同笼的题目,孟庆对待王嗣的态度立马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改变,连称谓都由小兄弟改为了先生。
王嗣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因为一道小学数学题,就得到了一个商队老板的尊敬,看来自己还是有一定的能力的。
这也为王嗣提供了一个思路,宋朝扬文抑武,他可以装成书生混呀。
说不定还能利用读书人的身份,享受一些红利,毕竟宋朝是文人掌权的。
“东华门唱名者方为好男儿,先生此去汴京,是去参加省试的吗?”王嗣的身份也被孟庆无限拔高,由不普通的庄稼人变成了参加省试的举人学子。
“不是,孟老板别瞎说,我可没有功名在身,我只是去汴京谋生而已。”
一般的读书人,王嗣还是能装一把,但举人的身份,王嗣可是不敢随便承认的,被人揭穿了,会掉脑袋的。
“没想到先生这样学问精深的人,都没有功名在身,哎,真是朝廷的损失啊!”孟庆很为王嗣抱打不平。
“孟老板可是有事?”王嗣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开口问道。
没想到一向豪爽地孟庆,此时却扭捏了起来,一幅欲言又止的样子。
“孟老板但讲无妨!”
“那个……俺们商队还缺一名账房,不知道先生能不能暂时担任一下?”最终,孟庆还是鼓足了勇气说道。
账房?这是给自己offer了吗?读书人这么吃香?
刚才的题就是面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