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腿迈入卧室,卧室的装饰并不奢华,墙壁上是一些名家字画,一架古朴大气的木质屏风隔开了卧室和外厅,李师师跪坐在屏风前的软塌上,面前是一架古朴的古琴。
李师师目光淡然地看着王嗣进屋,轻声说道:“王公子请坐,师师再为你抚琴一首。”
既没有没有妩媚勾人的媚笑,也没有欲拒还迎的娇羞。
难道真的只是听曲儿?
王嗣不清楚这里的具体流程,只好按照李师师所说,跪坐在一旁的软塌上。
李师师轻抚古琴,应声而唱:“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还是《青玉案.元夕》,王嗣静下心来倾听。
元夕夜的万家灯火,如一副画卷般王嗣脑海中展开,大气辉煌……
随着画卷的展开,王嗣感受到了一丝惆怅,一丝清高,甚至还有一丝愤恨……
琴声结束了,但那种感觉还萦绕在王嗣心中没有散去。
怎么听歌曲儿,还能听出这种感觉来。
“唉!”王嗣轻叹了一口气,心中才好受了些。
李师师美目看着王嗣,赞叹道:“公子真是大才,寓情于词中,师师反复吟唱了两个月,才体会到了其中的一丝真味。”
寓情于词?有吗?
王嗣不得其解,他没有说话,端起茶微微抿了一口。
见王嗣没有否认,李师师感觉叹了一口气说道:“公子心中理想抱负不能施展开来,心中抑郁,可以理解,但公子不应该在官家面前说出,帝王心思不以常理推之,公子此举怕是会恶了官家啊。”
理想抱负施展不出……心中抑郁……
我没有啊!
王嗣突然心中一震。
不会诗中有这个寓意吧?
王嗣努力回忆,好像语文课上老师讲过,辛弃疾这首词还有另一种寓意。
好像是表达出,诗人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的无比惆怅之感,和读书人那种孤芳自赏的清高之态。
难怪赵佶听了这首词后,并没有露出高兴的样子,大赏特赏,原来原因出在这里啊。
赵佶虽然是皇帝,他的文学修养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是最上层的那一拨,放在后世那肯定是妥妥地阅读理解次次满分的存在,他肯定敏锐地察觉到了这层寓意……
大意了!
可这能怪谁呢?只能怪王嗣自己上学时,不好好听课,没记住这层寓意。
李师师说的对,赵佶并不是胸怀宽广的帝王,我肯定把他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