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斌摇摇头道:“先生客气了,本官初来乍到,才需要先生这样的本地贤能之人的帮助啊。”
我可不是本地人……王嗣笑着点了点头道:“知县大人微服下乡查探民情,可见拳拳为民之心,我虽不是本地人,也愿略尽绵薄之力。”
“好!”时文斌面上一喜,肯定地说道:“如此我对治理郓城县又多了几分把握。”
再有把握也抵不过命呀……王嗣问道:“知县大人打算如何施政?”
难道这小子也懂政务?
时文斌思考了一下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时某认为为官者当清正廉明,对百姓须有恻隐之心、慈悲之念;断案当辨曲直,分轻重,而后决断,切不可扰民过重。”
王嗣点点头,总结道:“知县大人执政理念以不扰民为主,可见知县大人心存百姓,此乃百姓之福啊。”
时文斌道:“先生说的对,为官一方,当以不扰民为主,民乱者,皆由扰民过甚所致,官吏不扰民,民自可安居乐业。”
王嗣想了想道:“扰民的除了地方官吏以外,其实还另有其人。”
“另有其人?”时文斌想了想,拱手道:“愿闻其详。”
王嗣斟酌了一下话语说道:“所谓苛政猛于虎,可见,扰民者当以官吏横征暴敛为最,其次还有打家劫舍的强人团伙,地方上的恶霸势力,以及一些地痞无赖等等,都是扰民的因素。”
时文斌点点头道:“先生说的对。我也闻知本府济州管下所属水乡梁山泊贼盗聚众打劫,拒敌官军,影响甚是恶劣,官军威信尽失,恐怕各处乡村的一些有心人也会有样学样,所以必须派兵巡查各地,防患于未然。至于地方上的恶霸势力……”
时文斌脸上有些疑惑地说道:“来郓城县前,我听闻郓城县步兵都头雷横是郓城县一霸,经常欺压商家,可我在郓城县查探了一番,发现雷都头兢兢业业,安分守己,并不是传言说的那般,可见传言并不可信啊。”
雷横竟然变好了,这真是有些意外啊……
王嗣心中想着,却听时文斌继续说道:“至于那些地痞无赖,当以教化为主,不服教化者,当以雷霆手段镇之,以示正听!”
时文斌短时间内竟然查探到这么多消息,而且还有了相对的对策,可见其做事有条不紊,有理有据,确实是行政的一把好手。
虽然王嗣命人给济州府以及周边的几个县的父母官都送了些礼物,与他们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但想要把梁山合法化并深层开发,最稳妥的方法是与他们产生利益纠葛。
毕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郓城县离梁山不过百里余地,郓城县有个清廉能干的知县,对梁山的发展也是利大于弊,当然,这是在这个知县会与梁山合作的情况下。
王嗣点点头说道:“看来知县大人已经成竹在胸,只不过,知县大人的消息有些过时了。”
时文斌看着王嗣道:“先生请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