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点了点头,“魏广,你说的这些,朕觉得应该不算是问题而应该是优点才对!”
“陛下说的是,可以说单论制度,我大明的科举制度比以前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完善,可是学生今天想说的,则是他的另一个方面,也是他的弊端!”
科举制度的弊端?
众人尤其是再一次被魏广不经意夺去了风头的杨光,也跟着魏广的思路也一直在同步思考。
可说到科举制度的弊端,整个文华殿的人即使想破了头,也没有任何的思绪。
科举制度,有弊端么?
可看着魏广笃定的神情,众人一下子好奇起来。
只有魏忠贤深深看了魏广一眼,内心不由升起一丝不好的感觉。
他知道,这个外在看起来温文如玉,可是内心却有着自己坚定立场的星辰少年,终究还是说出了彼时把酒话家国中的那个话题。
而这个问题一旦说出,肯定会开罪以杨涟为代表的东林党这帮从科举制度分到红利的迂腐文臣,甚至到时候连皇上能不能站在他那边,都是一个问题。
可是魏忠贤知道魏广的性情,他是一个真正敢作敢为的大丈夫。
如果他真的说出来的话,不论引发出什么样的变故,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定会为他摆平!
“弊端?”
随着这几年朱由检对于殿试的兴趣越来越淡,他有时候也在深思这个问题是出自他个人,还是这个制度本身出现了问题。
如果说是出自科举制度的问题,可这个从汉唐一直延续到大明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为什么能被那么多王朝沿用?
可如果是他的问题,那为什么会出现大多数贡元打着谈论军事、农业的幌子,大赞特赞魏忠贤和杨涟两个权臣呢?
所以当魏广说科举制度有问题的时候,朱由校一下子来了兴致。
可以说魏广提出的这个疑点,是他想找人探讨却找不到一个谈话对象、一直深埋在心里的一个疑惑。
“魏广,你有什么想法,大胆的说出来,不论你说什么,朕都赦你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