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是相对的。
就算是站在对立面的杨久池,对魏广的态度也是缓和了不少,“魏广,说说你的想法!”
魏广点了点头,“其实学生的想法很简单,我们在加大打井口径的同时,直接在井壁修一条盘旋向下的阶梯!”
“如此,在以后取水的时候,我们直接可以放弃传统的辘轳吊水,而采用接力递水!大大提高取水的效率。”
“而这么做还有一个优点,可以方便我们疏通井底泉眼,最大限度的保证水井的干涸时间。”
杨久池一听恍然大悟,“懂了,原来这就是你称它为阶梯井的原因!”
“不得不说,你的这个主意向当时毕其功于一役,放弃了四面打井而把精力全部聚集在一起,直接打造一个大型水井,这样初看工程量巨大,可是放开放远来说,这不失为一个最为省力省钱的工程。”
魏广温和一笑,“杨大人说的极是,学生最后再补充几点。”
杨久池点了点头,“尽管说!”
“首先在我们建造阶梯井的时候,必须要通过最好的水脉师找到当地最稳定最饱裕的地下水脉!”
“其次,在以第一个为首要条件的同时,最好将阶梯井和我们之前所说的蓄水池挨近,这样一来,在阶梯井饱和充裕的时候,我们可以将阶梯井的水输送到蓄水池,这样一方面可以分开百姓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之间的交叉污染,另则,也可以大大提高我们蓄水池的蓄水量!”
杨久池想了一会魏广所说的利害,不由点头,“魏广,你说的这些有理有据,其实现的可能性十分之大!”
“魏广,你做的好啊!”
可以说在解决干旱这个问题上,没有人能比工部尚书更有发言权了。
而他最后的这几句评论,就等于给魏广的答案一个最为权威性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