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舒亚似乎猜到了艾普莉的想法,晚餐结束后,对她说:“你或许可以期待明天的‘希拉洛斯’之旅,有人希望我一定要去那里看看——我虽然对这笔投资并无兴趣,但不可否认,这是最近风头最盛的硅谷新创公司了。”
“相比起酒店里垂垂老矣的投资人,新生期的公司总会更有意思...至少可以听到不错的故事,能够获得发展的新创公司,其他的能力先不说,讲故事总是会的。”
“‘希拉洛斯’?”艾普莉下意识重复了一下,她对这个公司有印象:“我知道它,它是一家做验血机器的公司对吗?”
艾普莉之所以知道,并不是因为她关注新的验血技术,单纯是因为‘希拉洛斯’这家公司碰瓷‘锋锐’好久了。
‘锋锐’的人造血液从去年开始,就引发了医疗领域的大地震——大众很多时候其实并不了解复杂艰深的新技术,也没有耐心去了解,他们喜欢听故事。人造血液就是一个好故事,因为哪怕再不学无术的人,也会知道血液是什么,会见过自己流血,知道人造血液的意义。
对于更熟悉,就在自己身边出现的东西,大众的兴趣总是要多一些的。
在‘锋锐’引爆舆论,让大众的视线难得地聚焦在医疗技术领域的同时,就有人将‘希拉洛斯’的技术和锋锐的‘人造血液’放到一起说了。其实二者没有什么关系,一个是人造血液,一个是改进现有的血检手段,想要造出更加方便简单、成本低廉的血检机器,路线都不一样了!
只不过两者都和‘血液’有关,而恰好都风头正盛......
说实在的,锋锐并不想和希拉洛斯放在一起说,作为一家药企巨头,还是上升期的药企巨头,看很多企业都是俯视的。不管希拉洛斯如何说故事,说自己的未来面向的是一个上千亿的市场,自己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前景如何光明,现实就是,它还在讲故事的阶段。
所以实际上,绑在一起说的新闻,就是‘希拉洛斯’为了在大众面前刷存在感、自抬身价搞出来的。
艾普莉有那么一次,或者两次,听双胞胎抱怨过这个。
当然,这种事听过也就算了,所以她知道的也不多——之所以还记得,主要是因为戴维斯对这家公司评价不高。按照戴维斯的说法,‘希拉洛斯’公布在外的理论基础是很可笑的,完全说服不了他。
当然,技术的事说不准,或许里面有戴维斯不知道的内情...那种划时代的技术革新,有的时候就是能推翻固有的知识体系。但问题是,‘希拉洛斯’建立数年了,也没有像样的论文发表,业内也没有传出什么风声,这是很不正常的。
戴维斯认为,‘希拉洛斯’这家企业应该说了谎,至少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说了谎。当然,说谎对一家企业,特别是新创企业来说不算什么,这甚至很常见。所以戴维斯也只是不喜欢‘希拉洛斯’,并没有因此对‘希拉洛斯’有什么特别的看法。
大概‘希拉洛斯’在戴维斯眼里,就是许许多多做医疗机器的公司之一。
因为‘希拉洛斯’是自己知道的企业,艾普莉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她也和所有人一样,还是对有一点熟悉,但又不那么熟悉的东西更有兴趣。
第二天,乔舒亚要去一趟希拉洛斯,一起去的风投机构代表不只是他,还有另外两家。
因为乔舒亚本身就对‘希拉洛斯’没有太大兴趣,只是中间说话的人面子太大,他不能去都不去,直接拒绝,这才有这次的‘希拉洛斯之行’的。所以,他这次基本就是‘旁观者’了,心态比另外两家放松的多。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次对他也不算‘工作’了,所以带上艾普莉一起去,他们真能组一个‘观光二人组’了——事实上,知道乔舒亚对‘希拉洛斯’没兴趣的助理,就是这样在群组里吐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