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宇文成都应声而去。
宇文成都离开后,前往西安平探查虚实的斥候飞马来报:“三韩大军勇猛异常,西安平守军损失惨重,守军仍在勉力支撑,但恐难以久持。”
“再探。”刘辩说道。
“诺。”
斥候应声而退。
刘辩在李儒与长孙无忌的脸上扫视了一圈,又与皱眉沉思的杨修对视了一眼,旋即淡淡的开口说道:“待西安平城破之际,便是我军大展神威之时。”
“善。”
李儒点了点头,道:“需要把握好进攻的时机,趁城破之后,三韩大军登城之际,挥师攻其不备,届时,定能起到事半功倍之奇效。”
李儒话音落后,却见杨修默默地点了点头,喃喃道:“三郡复矣。”
众人闻言,尽皆将目光移向了喃喃自语的杨修。
刘辩笑呵呵的向杨修挑了挑眉,打趣道:“看来德祖对此战颇有信心啊。”
杨修默默的瞥了刘辩一眼,幽幽长叹一声,道:“大王指挥得当,又有名臣猛将从旁倾力辅佐,其实修是对大王有信心。”
“好啊,借你吉言,待平定三郡之后,再广纳贤士,检练军士,届时,大汉复兴必定指日可待。”
刘辩忽然信心大增,道:“待平定三郡之后,朕还需要仰仗诸位爱卿与朕一同勘定国策,对于国策之事,朕心中已有腹稿,待此战过后,再说与诸位爱卿。”
刘辩说罢,根本不给众人做出反应的时间,拍拍屁股便站了起来,旋即招呼南霁云等人集结大军,准备向西安平进发。
与此同时。
围绕着西安平城头进行的攻坚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公孙度以剑拄地,大口喘着粗气,道:“康儿为何迟迟未至?难不成是在半路遭到了敌军的阻截吗?”
阳仪闻言,无奈的长叹一声,道:“三韩精锐尽出,就连他们的上大等都在这里指挥督战,他们怎么可能还有人马去分兵阻截长公子?”
公孙度闻言,心头一惊,道:“难不成是他?”
公孙度一脸惊愕的与阳仪对视了一眼,见阳仪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他的心顿时便凉了半截。
自知大事不妙的公孙度,直视着阳仪的双眼,一字一句的颤声问道:“为今之计,如之奈何?”
阳仪惨然一笑,嗟叹道:“为今之计,唯有坚守待援。”
“援军在哪里?”公孙度明知故问道。
“援军么”
阳仪将目光移向遥远的东方,他好像能够透过层层阻隔,看到正在缓步行军的刘辩大军,道:“援军就快要到了。”
公孙度的眼中充满了不甘,他右手攥拳,重重的砸向城垛,咬牙切齿道:“那便在此坚守待援吧。”
阳仪闻言,默默地点了点头,但没有再轻易开口。
阳仪深知公孙度的为人,那是一个自私狭隘野心勃勃之辈,公孙度自上任辽东太守以来,做出作为可谓是人神共愤,其实阳仪心里跟明镜似的,只有死了的公孙度,才最符合刘辩的利益,因此根本就没有什么援军,或者说,他们根本就等不来援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