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炎国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秦可卿本来也想求新求变,拿出了两个州试点北地模式,结果却把她吓出了一身冷汗,迅速叫停了一切改革。
原因很简单,工商最重要的内容是流通,金融流通、原材料流通、产品流通、人才流通。
作为后发者,一旦流通开启,前期必然会吃些小亏,流通变成流失。
若是商新两国倒是无所谓,很快就能从流失转化为正常流通,毕竟北地再强,也不可能全行业覆盖,总会有互通有无的产业和人才,各行业链条也有上中下游之分,还有不少资源型产业有转移需求。
可炎国就不一样了,与北地是敌对关系,试点州郡的门阀贵族、百姓农工,开了眼界后,很快就会被北地的新奇繁荣所吸引,有钱的投资,没钱的投人,偷渡走私泛滥不说,两州民心军心以极快的速度变质。
不患寡而患不均,谁愿意守着几亩薄田过苦日子?
人,最怕的就是有了比较!
就这样,炎国的经济改革,很快以失败而告终,炎皇秦可卿不得不把精力全部放到整军备武上。
玩经济玩不过,那就广蓄粮草,整训大军,去抢!
整个炎国,迅速向军国体制转变,大量自耕农由于沉重的赋税破产,不得不加入军队,领取还算稳定的军饷,养活一家老小。
军队的大规模膨胀,导致原本还能内循环的小农经济,更加虚弱。
至于炎皇寄予厚望的秦可儿,早就被思鹤调教的…放飞了自我。
要说三国风气,本来是商国最为开放,可自北地壮大之后,海纳百川,属民来自五湖四海,思想荟萃碰撞,社会风气则更为开放。
其中以婚配来说,在商国,还只是有少数女人入赘;可在北地,只要你有钱有能力,能展现才华,就有女人爱慕,女人入赘男人家是常有的事,官府的婚配条例只有一条:
那就是自愿!
什么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已经被官府明令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