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不仅仅是与民争利的问题了,而是为了挣钱连面皮都不要!
「诸位仁兄,这个弹劾的奏章咱们应该怎么写?」
几个御史听到同僚张斌这话,无不沉痛地摇摇头。
「难办啊!」
「皇太孙深得陛下宠爱,咱们若是贸然上书,难免会被陛下责罚!」
张斌见他们这般畏首畏尾,有些痛心疾首地道。
「诸位!」
「咱们乃是朝廷风宪官,匡正君王得失,本就是咱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岂能因为怕受到责罚,就缄口不言呢?」
几人被张斌说得也有几分不好意思,硬着头皮说道。
「那依张兄,咱们这事该如何说呢?」
张斌想了想道。
「如果咱们直接弹劾皇太孙,势必会引起皇帝陛下的不喜。」
「但皇太孙犯下此等大错,连百姓的蝇头小利都不放过,他身边的属官肯定逃脱不了责任!」
「还有负责督导皇太孙的先生,也要为此事负责!」
众人一听这话,无不眼睛一亮。
对呀!
弹劾皇太孙,老皇帝肯定要发飙。
然而,弹劾皇太孙的属官,还有他的师傅们就没事了!
这叫敲山震虎,指桑骂槐,隔牛打山!
「高!」
「张兄所言果然是高!」
「咱们就按照张兄之言去办!」
「据我所知,负责此事之人,乃是一个国子监生员,因为贩卖彷印话本才入了皇太孙之眼,乃是个女干佞之徒!」
「咱们就弹劾他!」
「说他与民争利,说他德行有亏!」
「对对对!」
「咱们就弹劾解奎就行,此人年纪轻轻就骤登高位,身上一定少不了把柄,咱们回去找人打听打听,务必把他弹劾成筛子!」
相较于御史言官们的担忧,京城真正的杂货店老板们又是另外一番看法。
他们早在得知皇太孙要开杂货店之时,就密切着这边的动静。
甚至在前几天,他们就暗戳戳地以各种手段混进去过,查看内部的布局,以及可能售卖的货物。
….
昨天夜里排队最积极的人,就是他们这些小店家。
因此,当一众百姓高呼便宜,高呼买买买的时候,京城刘记杂货铺的掌柜刘能,福庆杂货铺的王福庆,以及东城杂货铺的赵元德三人,却在不断地品评着供销社内的货品和物价。
赵元德是个出了名的大嘴巴,最先开口点评。
「啧啧,也不过如此嘛!」
「本以为皇太孙出手,咱们这些人全没了活路。现在一看,也不过是个大点的南洋货铺子罢了!」
「这卖的都是些什么玩意?」
「琉璃碗、玻璃盘子、香皂、肥皂、火柴,香水……」
「香水是干嘛的,之前咋没听说过这玩意?」
王福庆冷笑着回应道。
「据说跟熏香差不多,只是用起来更简单,不用火点,直接洒身上就行了!」
赵元德闻言再次不屑地撇撇嘴。
「这么金贵的东西,一看就不是老百姓能消用得起的,这是奔着达官显贵去的呀!」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皇太孙不开这个店铺,达官显贵也不去咱们家的铺子打酱油啊!」
刘能听到这话,激动得一拍大腿。
「对呀!」
「我刚刚就觉得不对劲,总觉得这供销社里少了点东西,原来是没有酱油、醋、盐巴之类的。」
刘能说到这儿,脸上立马露出感激之色。
「这是皇太孙仁慈,不愿意抢了咱们的生意呀!」
其他两人听到这话无不好奇地望向刘能。
「刘掌柜,你这话是啥意思?」
「皇太孙连这点蝇头小利都不放过,你竟然还替他说畅销?」
刘能闻言冷笑道。
「你们两个也不动脑子想想,你们卖的盐是从谁家进的?」
赵元德和王福庆听到这话齐齐一愣,随后脸上露出后怕的表情。
按照大明的律令,只有官府才有发放盐引的资格,也只有拿着盐引才能去盐场换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