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杏生了个儿子,还等着你取名呢。”
“大表姐生了?几时生的?”顺哥儿问。
“这个月初五生的,挺胖乎,小胳膊小腿儿可有劲儿了。”
岩哥儿道。“时辰还早,一会我去看看大姐,正好在县城买了些物什。”母亲有,大姐二姐家有,姥爷家自然也有。
“姑,你不知道县城有多繁华,好多好多的人,尤其是那天早上,顾哥儿进考场那会儿……”安哥儿不知道要咋形容了,他词穷,就张开了胳膊给比划了下。“有这么多这么多人,整条街满满的都是人。”
双胞胎噼哩啪啦的说着,显得很是激动兴奋。
林可欣和三春也是相当捧场的,时不时的问上两句,他们便说得愈发的起劲,在旁边干活的朱婆子看着屋里的热闹,笑得一脸满足,眼里还流露出几分暖暖地慈祥。
而岩哥儿,则在前面守着铺子。
店里没什么生意,多数都往秀才公家里看热闹。
连街道上都没什么人。
岩哥儿记着要去桃溪村的事,瞅着日头看沙漏,见差不多的时辰,便进了后院说话。
顺哥儿安哥儿也一道,三人在桃溪村没怎么耽搁,略略坐了会,说了会子话,又赶着牛车回了镇里。
这趟,双胞胎没进店里,直接让牛车往上曲村去。
离他们回来,也有一个多时辰了,爹娘八成也知道了宋家小郎考中秀才的事,再不回去,该着急了。
儿子出门近一个月,初初回来,晚饭自然要整丰盛些。
林可欣早早的便开始炖上汤,焖了只鸭,烧了个土豆香菇鸡,酸辣鱼片,蒜香排骨,清炒时蔬。
全是岩哥儿最喜欢吃的。
“娘,这次在县城呆的久,我逛了个仔细,发现县城的卤味,跟咱们家的卤味没法比,还是咱们家的卤味好吃。”
林可欣听他的意思,笑着问。“岩哥儿莫不是想往县城发展?”
“这倒没有。”自家是什么家底儿,岩哥儿心里头有数,这人呐,还是要踏实点好,步子不能迈太大,要不然容易摔着。“就目前来说,咱们呆在镇里比呆在县城要强。”
三春往锅里下着卤味,好奇的问。“岩哥儿,那咱们家的卤味,在县城有没有知道?我瞅着逢年过节好多人回来,都喜欢买咱们店里的卤味,约摸也是有些名气的罢。”
“还真有。”岩哥儿回道。“我就听过一回,恰巧路过,听着两汉子嘀咕着,新叶镇林记卤味要更好吃,价格还要便宜好几文,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往县城里卖。”
“县城物价高吧。”三春没去过,想也知道,县城又大又繁华,物价定是比镇里要高。
岩哥儿点点头。“我们去的早,在客栈里住不太方便又贵,就租了房子住,才两间屋子,光租金就费了一两八钱,厨房茅房是共用的,没有澡堂,得自己去外面洗,柴禾用水之类的也得自备。”
“这么贵?”
“常听别人说读书是个烧钱的坑,我一直没太搞明白,跟着宋兄出去了趟,倒是知道了些许。平日笔墨纸砚就不说了,单就这桩考试,可真是费钱,这一个月里,前前后后就花出去了二三十两银子,我们去的早些,四月里进县城的,租的房子更贵。”
白天顺哥儿安哥儿说的是县城的繁华和热闹,这会儿,岩哥儿就讲了讲日常生活,林可欣和三春都听的很认真。
在县城过日子不容易啊!
一天不干活,就真的没米下锅,连口水都没的喝。
三春晃着脑袋一叠声儿的道。“太辛苦了,还是住在镇里的好。”
“咱们小门小户,在小地方做生意要容易些。”
林可欣看了眼儿子。“岩哥儿是不是在县城见着了什么事?”
“确实见着了桩。”
说来也不算多新奇,有个饭馆生意挺好,店里有道招牌菜,整个县城及周边乡镇都是从没吃过的。
旁人也学着做过,却做不出其中的滋味,总是缺了些。
靠着这招牌菜,饭馆的生意一日好过一日,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店里就出了事。
“说是有个老人,在店里吃了饭菜,坏了肚子,蹲了半宿的茅房,老人年岁大,没扛住,凌晨人没了,这事儿闹得很大,还进了衙门。”
“然后呢?”三春催着。
岩哥儿说话向来不急不慢,很见从容,催也没用,还是那缓缓的声调。“饭馆赔了钱,老板被打了板子,然后,说是老板伤得太重,没钱治病,把饭馆给卖了,连招牌菜也一道卖了。”
“姑,咱们还是莫要往县城去的好,太可怕了。”三春想着林记也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幸好姑反应快,要不然啊,只怕就没有了这林记卤味了。
林可欣笑笑。“便是咱们想去,也是没那财力的。”顿了顿,又说。“住在镇里也挺好的。”
“宋兄倒是问过一句,咱们要不要搬县城去。”
“他要进县学读书吧?”
岩哥儿点点头。
“咱们是不是得重新雇个人了?”林可欣寻思着。
“再看看。”岩哥儿道。“我瞧着宋兄似乎不是很想让家人一道过去,他手头没什么积蓄,估计得攒上一阵儿。”
“说到底终归还要去县城的,也罢,这人手呢,你先慢慢寻摸着。”
“好,听娘的。”
五月初,宋顾怀要往县城去,这一去啊,得一个月才能回来趟。
离开前,他去了趟林家。
“早先就想过来与东家道谢,只一时脱不开身。”
林可欣调侃道。“顾哥儿这声东家喊的,我都不敢再叫你顾哥儿。”
“婶子说笑了。”
“出门在外,身边也没个人,别一心想着读书,也多顾着点自个儿……”林可欣没忍住碎碎念了起来。
宋顾怀嘴角含笑静静的听着,颔首应好。“家中老父亲和幼妹,劳烦婶子照看一二了。”
“这有什么,宛姐儿在店里你尽管放心,家中若有个什么事,让宛姐儿过来说声就成……”
絮叨一番,宋顾怀又与岩哥儿说了会话,随后两人出了门,也不知忙什么。
李青花进店的时候,见着三闺女笑得是合不拢嘴哟,也不知道在高兴啥。
“娘,家里有喜事?”
“没有没有。”李青花摆着手。“你姑呢?”
林可欣的声音从后院传出来。“在里面呢,大嫂你来了。”
“对啊。”喜气洋洋的声音。
“这么高兴?”
“可不就是高兴,大妹我跟你说啊,张家大郎又被退婚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可乐死我了,你是不知道有多有逗,张家二郎没考上秀才,只有个童生,女主家明显不满意了,又因着好歹也有个童生嘛,就想着还是把姑娘嫁进张家,结果你猜怎么着!张家不乐意了!因为,姑娘没什么嫁妆,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张家还嫌女方家没嫁妆,也不看看他们自个给的是甚聘礼,可真是丢死人了。”
林可欣问。“张家给的啥聘礼?”
“还能有啥,就指望着张家二郎考中秀才一飞冲天呢,没考上,哪来的钱,说是只出几两银子,这算是多的了。”
“才几两银子确实少了点。”
“可不就是,太寒酸了,女方家不乐意,张家也来了气性,不乐意就算了。张家还在做梦呢,想着这回考中了童生,下回定能考中秀才,如今周边村子都在看他们家笑话,也是前些日子张家人太过猖狂,惹了不少人的眼。”
林可欣看了眼喜滋滋地大嫂,提醒道。“你没掺和进去吧?”
“没有没有,我可没说张家的坏话,就只是听了一耳朵而已,偷着乐一乐。”
“大嫂做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