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从1981年卫校开始> 第605章 平常疼痛就要人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5章 平常疼痛就要人命(3 / 4)

说这话是越中的医生,越中是水乡,老百姓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坐船。

“你们说的是农村或者乡下,就算是咱们城里,啥得打120急诊车的老百姓有几个?心梗患者是一定要静息状态下送到医院,如果自己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来医院,恐怕路上就发作死了。”

120急救车贵不贵,从陈棋的角度来讲真不贵。

因为你汽油钱和汽车折旧费,一个司机、一个医生、一个护士的人工费,路上的抢救设备和药品的费用,加起来一趟车下来收个10元20元很正常。

如果你是乡镇出车,还要再贵一点。

可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讲,叫辆120几十元,还不如自己找几个邻居亲戚划个小船到城里看病呢。

问题是,什么是急诊科?什么是急病?哪里允许你划个小船坐个驴车慢慢来的?

假如病人猝死,黄金抢救时间都只有5分钟。

比如心脏骤停,一分钟内做CPR的成功率在90%以上,如果在四分钟内进行CPR抢救,抢救成功几率为50%左右;

如果在六分钟左右才开始进行CPR抢救,其成功的几率在10%左右;

若在十分钟之内都未进行抢救,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接近于0。

像心梗这种疾病,你如果是在猝死之前送到医院,还有一定活下来的可能。如果你是在家心梗发作,当场猝死的,送到医院救活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哪怕在2023年同样如此。

2023年的时候,家人心跳呼吸停了,无论如何家人都会打120送到急诊科做最后的抢救,哪怕是尽尽亲人的职责。

可是在1989年,老百姓因为心梗在家猝死,几乎没有老百姓把病人送到医院急救。

一个是时间来不及了,另一个,老百姓穷呀,生死看淡,死了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

这也是八十年代,冠心病,或者说心肌梗塞、脑梗塞或者脑出血的研究很少,专科医生很少,想着治疗方案和药物很少的主要原因。

因为没有“市场”。

一年难得碰到几个心梗,你医院却要为此准备一套心梗有关的机器和药品,对医院来说就属于浪费,成本上考虑不合算。

就像后世某些人被蛇咬了,送到医院后到处碰壁的原因一样,因为不是每家医院都准备了抗蛇毒血清的,道理一样。

医院为啥不准备好?因为蛇毒血清很贵的,如果没人用放到过期,医院又要亏一大笔钱,所以医院就不愿意备用这些药物。

这就是一个时代的矛盾。

用哲学的观点说,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从医学上讲,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落后的医疗技术之间的矛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