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啊,什么年代了,还相信中草药?”
“中草药说白了就是安慰剂作用,病入膏肓了可以用用,死马当活马医了。”
“我们还是应该相信科学,相信现代医学!”
听到周围人议论纷纷,沈长振哪怕年龄再大也有些恼了:
“你们这些娃娃懂什么哟,中医中药传了几千年怎么可能是安慰剂呢?民间偏方用了一代又一代人,真没效果怎么可能流传下来?”
这时人群里有小年轻又在喊了:“那沈老师,你说说这个锅底灰的偏方有什么科学道理?”
这个问题,显然陈棋和朱火炎同样有兴趣,毕竟这两位也是不懂中医的。
沈长振想了一下,对着众人说道:
“这样,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因为我不知道这个偏方用到了什么中草药,所以只能从医理上讲讲,
首先这个锅底灰被高温加热过之后,质地细腻,而且透气功能很好,而且中医锅底灰以大热为主,可以很好的抵御外感风寒,防止机体受邪,想当于起到了一个保温保湿的作用。”
病房里所有人都认真听着讲解分析,时不时有人轻轻点头。
沈长振见众人听得仔细,于是讲得更起劲了:
“还有一个,烧伤创面只要存在,必然有细菌存在,创面渗出和坏死组织,给细菌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所以细菌会越来越多,然后细菌一旦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病人就危险了对不对?”
“对对对……”
“好,现在大家来看看这两个病人涂抹的中药膏,你们看,是不是抹了一层又一层,表面上触碰一下还能感觉到硬绑绑的,这说明什么,说明这锅底灰和中草药已经硬化结痂了,跟盔甲一样。
好,到这一步,相当于里面的创面被外面的中草药给完全包起来了,形成了一个密封的空间,没有氧气的环境,是有利于细菌的成长,还是不利于细菌的繁殖?”
陈棋和朱火炎同时眼睛一亮,仿佛抓到了什么思路。
新上任的烧伤科副主任张兴则有些激动地说道:
“对噢,大家可能不知道,烧伤科病人最容易感觉的细菌主要是以金色葡萄球菌、鲍曼氏不动杆菌都是属于需氧菌,如果再严重一点的铜绿假单胞菌同样属于需氧菌。
如果锅灰和中草药制作的药膏把创口和外界隔开,里面的空间是无氧的,那么需氧菌就很难存活,或许这也是病人在如此大面积烧伤的前提下,一个月还存活的主要原因。”
朱火炎对身边的陈棋轻声说道:“小张推测的有道理。”
沈长振听了也是哈哈大笑:
“对吧,我就说民间偏方能流传下来,肯定是有他一定的道理的。不止是小张主任提到的厌氧菌需氧菌的问题,这层保护膜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起到保温保湿作用。
烧伤病人最怕的是什么?就是大量水份的丢失,引起你们西医所说的水电解质紊乱,或者低血容量休克等等,中医叫寒热失调、阴阳失衡,这个是很容易死人的。
现在你们看,有这么一层保护膜在,直接就让病人的水份被锁死了,这样病人熬过了感染关,熬过了体液丢失这关,你们说,这样的偏方针对烧伤是不是有效并且有益的?”
哗哗哗·~~有不少医务人员都鼓起掌来。
沈长振最后感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