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米十五钱一升,小米十二钱一升,糙碎七钱一升。
……
不知不觉,又是秋末了,城郊的农田上一片金黄。
外来的新农户们就指望着这一茬儿粮食,能换来些现钱,因为他们是外来的,现在住的都是随意搭的草木棚子。
因此作物成熟后,他们比任何人都积极的收割、晾晒、舂壳,希望能尽快换成钱,以免夜长梦多。
“大人,咱们的收成,真的不用纳赋吗?粮产都归咱们?”农闲时,平日里总是来看新农户的马长远,一来到就被个老头用话音给问停了脚步。
马长远有点无奈的笑着点点头:
“回答过您很多回了,真的免赋。”
“那,咱们向您借用的锄头、耙子、耕牛、还有驴车,也真的不收租子?”
马长远再次无奈笑着点头,顺便又把统一收粮的事又跟大爷主动说道:
“过些天,司农寺的官吏们会派车过来,逐个村屯的统一向你们收购粮谷,价钱也是按统一的五钱一升来算,大爷您忙完了农活,记得跟村屯里的其他农户说一声,提早来粮署领用麻袋,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呵呵。”
连麻袋都由粮署提供,大爷高兴的手舞足蹈,活像个老小孩儿!
几天后,司农署署司带领着一排溜的驴车,驴车上载着收购粮食所需的钱款,蔓延无尽头的来到城郊的每个村屯口!
农户们早已将自家粮食一包包给装好了!一麻袋就是一石(百升)。
除却留下的口粮之外,每家每户都搬了四十余个麻袋粮食出来,希望粮署真的能按那个价钱把粮食收走!
一升五钱,一石就是五百钱,四十石就是两万钱!
有了这笔钱!哪怕三天吃一回肉都吃的上!
而村屯远处的角落里,一直在暗中观察的地方豪绅们,都在悄悄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