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坏的情况是……孤军奋战地战死了。
眼下,杨爽甚至能原谅那些未回归的部下沦为了逃兵,因为燕州屠城那一幕,击溃他的心理防线之余,也让他起了逃避的心理。
不是每个同僚身旁都有个唐邕在的。
“能在赵州重见诸位同僚,本帅内心有些激动,有些庆幸!”唐邕站于城楼上,对城楼下齐整列阵的三万将士训话道:
“庆幸诸位还活着!”
“但战事仍未结束!”
“根据本帅推断,南下而来的突厥蛮夷,此刻应已过境定州、常山郡,已达赵郡了。”
“赵郡距赵州不足百里,接下来!”
“我们可能会面临三路夹击!一路是由北部南下的突厥!一路是齐国之东南部!”
“另一路,则是齐国国都邺城!邺城距离赵州,仅仅三百里!”
“诸位说!怎么办!”
三万北征军还以为唐邕要下军令,结果这个反问,让将士们都懵了一下。
怎么办?杀?不对……数十万敌军,且他们三万人可是孤军深入敌营,哪里杀的过?
撤?向西杀出一条血路,撤回周国境内?
可突厥骑兵并非集力直捣一城的,他们拉长的连绵骑兵战线,长度可达数百里之长。
这围着赵州西、东两翼,也正在面临突厥大兵的碾压过境。
难道,只剩死路一条了?
一时间,一股悲壮的气氛,缓缓于三万北征军中蔓延。
“历史会记住我们的!我们拯救了数百万百姓!逃离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