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蔡勋,思考问题,何时变得如此周全了?
王威暂时没有深究这个问题的意思,只是当场同意了蔡勋的计策。
第二日清晨,出征的命令传下来了。
两千江夏军为先锋,六千襄阳军为主力,轻装简行,出发。
由于黄御提前告诉了江夏军都督苏飞和大哥黄射一声,是而,此次出征,没有受到丝毫阻拦。
轻轻松松的,黄御便带着两千烈虎营的人马出发了。与他兵合一处的,还有文聘带领的一千名襄阳军铁熊营将士。
路上,文聘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原因无他,此战过后,被调往江夏军之事,他已经知晓了。
人往高处走。
他文聘本是襄阳军中的一个军候,背靠蔡家,前途有望。
可是,不知这黄御从哪里听说了自己的名字,送了点礼,把自己弄去江夏军了。最主要的是,这黄御还是个庶子,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的状态,怎么提拔自己?
这是误人子弟啊!
唉,烦!
大军行走了约莫一个时辰之后,黄御策马来到文聘的身边。对其说道:“文军候,此战事关重大。你的统军能力,在我之上。指挥一事,还是你来吧。”
文聘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别的不说,不好大喜功,有自知之明的这一点,黄御就很合他的胃口。
在荆州军多年,文聘见过了太多的‘世家公子’。
能放权的,黄御第一个。
文聘反问道:“此话当真?御公子,你可知,此战后的功劳,可是按照付出瓜分的。若我统军,你的功劳,可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折扣了。”
黄御微微一笑,道:“我骗你作甚?据我所知,你的武艺,可能不如那吕布。但你的统兵能力,是十个吕布也不能及的。放着你这样的大才不用,我傻吗?再说了,功劳之事,那是在胜利之后才说的。我指挥的话,有没有胜算还不一定呢,谈什么功劳?”
文聘听后,心中自然是十分得意。
第一次遇到这种,不贪功而且还尽说实话的世家子弟。
十个吕布,呵呵知我者,黄御也。
跟着他,也不错啊!
至少,懂我!
文聘:“那就多谢御公子了。”
黄御:“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此战过后,你跟着我的事情,你应该知道了吧。”
“我不诓骗你!可以在此给你一个保证,五年之内,太守之位。若不能,我送你回襄阳军,至少一个牙将的位置。”
“至于交换条件,只有一个。拿出你的能力来,让我看看,你值不值得坐上太守之位。”
文聘:“御公子大气,别的不说,就凭你的这份心胸气度,我文仲业,服了。从此之后,唯你马首是瞻。不管你是何位置,是何身份,我文仲业,愿听候差遣。”
黄御听后,大喜之。
有了这一番话,第一位猛将,到手了。
两日之后,三千人马赶到了冠军县外的六十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