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无他。这一百二十名军官中,有一百一十名,是荆州的世家子弟。
这个先例,不能开啊。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次数多了,他刘表的命令,还有用吗?
可是,不封赏下去,行吗?
这已经严重的侵犯了荆州世家的利益。若谈不拢,当场掀了他刘表,也不是不可能的。
怎么办?
如何破?
就在此时,刘表看到了一个名字——黄御。
关于他的信息,在刘表的脑海中,浮现而出。黄祖的庶子,一直被黄祖的夫人和嫡系一脉欺负压迫
突然间,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刘表的脑海中
刘表和荆州世家的矛盾已经产生且无法处理了。
那么,就想办法分散荆州世家的精力。让他们忙于家族内斗,没空和自己对抗。
至于引起家族内斗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说,嫡庶之争。这问题,一直都是家族的最大难题。若把这个问题放大化,嘿嘿
就拿江夏黄氏来说吧,若自己重用黄御而非黄祖之嫡子黄射,估计,黄御会对自己感恩戴德,黄祖会手忙脚乱吧。
若黄祖乱了,那江夏郡,便稳定了。若郡郡如此,自己的州牧之位,不也就稳定了。
而自己呢,只付出了一个官职而已。
想到这里,刘表的思路瞬间打开了。
此计甚妙啊!
同时,刘表对黄御的喜爱之情,也跟着加深了几分。
抛砖引玉,黄御,就是那个‘砖’。
于是乎,刘表大笔一挥,黄御官升一级——破虏营牙将。
在这里,刘表又使了一个手段。
让这破虏营,归长沙军管辖,粮草由长沙军供给。而且,黄御麾下统领的三千人马,可在江夏军和长沙军中,任意选拔。手下的三名别部司马,也可自由任命。
表面上,这是给了黄御极大的自主权利。实际上,这将会挑起江夏郡太守黄祖和长沙郡太守张羡的矛盾。
年轻时,经历过‘党锢之祸’的刘表,运用起这些‘政治手段’,炉火纯青。稍微一发力,便让黄祖等‘武人’,措手不及。
与此同时,刘表将各家的庶子都选拔出来,皆官升一级,任有实权的职位。而嫡子呢,不一定升多少,可能是半级,也可能是一级,还有可能是三级。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任虚职,无实权。
当然了,那些大世家,像蔡氏,蒯氏,庞氏,黄氏,张氏等的嫡子,自然就不能如此安排了。他们在各地,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实职、虚职对他们来说,区别不大。
对此,刘表有另外一个应对之策。
将南阳郡一分为二,北面的二十县,依旧为南阳郡;而南面的十六县,为章陵郡。
多了一郡之地,便多了很多官职。这些大世家弟子的安排之事,便彻底解决了。
江夏郡太守黄祖的嫡长子黄射,任命为章陵郡郡丞;蔡瑁的嫡长子蔡进,任命为章陵郡都尉;长沙郡太守张羡的嫡长子张怿,任命为章陵郡主薄。
嘿嘿三人皆任副职,皆有可能荣登太守之位。
这其中的争斗,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