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风帆能够正常使用,大雍造船注定不能采用较沉重的铁壳。三百年来,造船匠人近乎将混合动力以及多角帆的设计精细化到极限。
不是大雍的船匠不想改变,而是在远海航行上,以目前的蒸汽机动力来说,根本没无法适应日益繁盛的海上贸易。商人们需要更大承载量,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运费,而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唯有引入自然力才能做到。
丰氏船行曾经测算过,在风力较大的海域桁帆可以快速调整承风的角度,最大限度的吃风,最高可以达到近18节的快速航行状态。而同样负载量的纯蒸汽船却只能以7节的速度缓慢航行,每天耗煤至少在24吨左右,成本和收益对比实在明显。
“也是没办法,做生意总要考虑现实啊。”
丰迟叹了口气。
“之前在学院的时候,阿昱痴迷于研究木汽机,我就觉得他这个想法很好。要是以后能造出一种比蒸汽机很好的动力机关,那我们的船还能造的更大,跑得更快,甚至可以用上更为坚固的铁壳。”
“我听说海倭国造出了铁甲战船。虽然航速不可能很快,可一个纯铁疙瘩在海上,咱们的铁包木质战船多半要吃亏。唉,也不知道朝中到底是怎么想的,虽说已经废除了禁令,可我看朝中对于自造舰船好像并无兴趣,据说陈阁葵想从海西洲购买洋货。”
购买?
高文渊轻笑一声,心中暗暗摇头。
哪里是那么好买的,就算松开口子肯卖你舰船,那也多半是人家用久了废弃了不要的,稍微包装一下再高价出售,更根本不可能形成战力。
北边的拉希亚不就是个例子么?大公萨巴诺茨想要购买一艘火炮船,结果昂德兰商人把米列颠红皇后时代的一艘远海船翻新之后高价卖给了他。那船他见过,用是能用,但性能差当下的主力舰船一整个时代,火炮外表光鲜,内部早已锈蚀,能不能打响都是个问题。也就是拉希亚人没有懂船的专家,这才被昂德兰忽悠成了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