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不得不说,的确挺不容易的。
*
虽然《五十六》在社会上广受好评,连带着“晏河清”这个笔名也在文坛影响力倍增,但是乔镜从来不敢说,自己的写作水平能在这个时代名列前茅。
他只是幸运的见识过更广阔的世界,以及一个和平繁荣的未来,所以才能写出和这个时代画风截然不同的作品而已。
在对文学和政治的研究方面,无论是左向庭、文春秋,还是廖长义他们,乔镜都远远不及。
因此,在知道左向庭居然愿意无偿帮忙翻译他的小说、并出版到国外时,乔镜当场就呆住了。
等回过神来后,他下意识拒绝道:“先生,我何德何能……”
“什么叫何德何能?”左向庭瞪了他一眼,凶狠的眼神立马让乔镜闭上嘴巴不敢说话了,“老夫亲自帮你翻译,这的确是你的荣幸!但你也只能在我面前讲讲了,若是在外人面前还是这样一副态度,可别怪老夫对你不客气!既然是老夫的学生,就拿出点儿霸气来!”
乔镜努力霸气了一秒钟:“……好的先生。”
左向庭看着他,又露出了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走走走,看着你就烦,”他挥挥手,嫌弃道,“人家都说字如其人,文章也一样,到你身上倒是恰好反过来了!你这性子,到底是跟谁学的?”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社恐一说,学生们敢在课堂上直接站起来和教授辩论,教授们也都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课堂之外,这些高校学生们还会去街上发表演说、去各种场合宣传新文化和普及白话文,放到现代,基本个个都是辩论大赛前三名的水平。
因此,乔镜在其中就显得愈发格格不入了。
被院长赶人,乔镜也只能朝左向庭微微鞠了一躬,默默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