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入眼帘的赫然是赵国长公子赵景戎的战旗,这位赵戎公子已经二十八岁,足足是赵景裕的两倍。自从这位赵戎公子十六岁成年加冠之后,便随同赵王昇四处征战,在军中无论脾气秉性还是战功威望都有赵王之风,也是三军将士心服口服的赵国大将。如今赵戎公子统兵两万镇守北地云中,可谓是震慑楼烦人的定海神针。
若不是赵戎是庶出,定然是众望所归的下一任赵王的唯一人选。
赵景戎虽然久在军旅,对自己的两个弟弟却是极好。每次从边关回来,赵戎总要给两个弟弟带些东西,或是一把精致的手弩,或是一柄寒光烁烁的短剑。就这样,虽然三兄弟聚少离多,但赵景裕还是对自己这个大哥有很深的感情。
所谓长兄如父,来自赵景戎的关爱让前世是孤儿的赵景裕很是珍惜。
掀开大帐的门帘,赵景裕大步而入:“公子赵裕,奉令前来报到。”
帐中数十位赵国将军正襟危坐,有勇武的青年将军,也有白发苍苍的老将。这些将军们一个个顶盔贯甲,让急匆匆赶来的一身布衣的赵景裕感觉自己实在是格格不入。
帐中只有一张毫无雕饰的黑色木案,上面摆着赵王须臾不离的长剑——赵氏先祖传下来的威权金剑。案子后面,是一面红黑相间的赵国军旗,除此之外,帐中简朴粗陋再无他物。
赵景戎从前排回首,冲着赵景裕微微一笑,努了努嘴示意赵三赶紧入座。
赵王昇全身披挂,看向赵景裕:“十万支箭可有眉目?”
赵景裕不敢大意,在军中的赵王和宫中可是完全不同,那可是赵国大军说一不二的统帅,铁面无私配上霹雳手段,曾经在军中连斩三位不听号令丢了营寨的公族子弟这样的事迹广为流传。这样的赵王是决然触犯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