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九言点头,出城到庙里上了柱香,和和尚买了一道步步高升的上上签,回家给裘樟回了一封信,道:大人,这一道上上签,是学生今日去庙中所求,心诚之下,一摇便中。庙中大师说,这是一道十年难见的上佳之签。
大人此去京城,必定一帆风顺,步步高升,长命百岁!
他将签文夹在信封里送了出去。
裘樟收到信时哈哈大笑,将签文小心粘在自己最爱读的书中,每日翻看,心情很是舒坦。
俞大匪众悉数被杀或是被抓,皇帝下了数道嘉奖令,过了几日,桂王到了京城后,皇帝又追加了一封到邵阳。
“付大人。”李大人将手谕交给付韬,“这是京城直达,封了火漆,只让你一人看。”
付韬应是,恭敬将信接过来,请焦三陪同李大人去吃酒,他回房独自一人将信拆开看了一遍又一遍……
“大人。”黄书吏在门外喊道:“杜先生到了。”
付韬将信收了,随手放在桌子上,“请她进来吧。”
杜九言进门,拱了拱手,道:“几日没接到案件,有些想大人了,所以来拜访。”说着,在付韬对面坐下来,“大人不嫌弃学生叨扰吧。”
“你来都来了,本官嫌弃,你会走吗?”付韬无奈失笑,问道:“说起来,裘樟回京了?”
杜九言点头,“回去了,说是升了一级,做了户部给事,这官位还行吧?”
“官小权力大,是个好地方。”付韬想了想,将桌子上的信递给杜九言,“你看看,毕竟这事也和你有关。”
杜九言有些奇怪地接过来,随即一愣,“是皇帝给您写的信啊?!”从信中的语气看来,皇帝对付韬不但信任还很熟悉。
付韬点头,“俞大变成和桂王勾结的土匪,是你教焦三的对吧?”
“大人要是谢我,我就承认,要是斥责我,我就不承认了。”杜九言笑着,又接着看信,付韬无奈地道:“圣上说我办的不错,问我是想回京,还是去做广东布政使。”
“本官有些犹豫不决。你看完信,觉得应该如何抉择?”付韬问道。
杜九言放了信,“大人,这事学生也说不好。但要是我,定然是做广东布政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