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付韬问道:“回京官复原级,户部三品,这可是多少人都熬不到的位置。”
杜九言点头,“大人当年是什么原因来邵阳的,学生是不知道。但是大人,如果现在回去,再遇到当年的事,您……比当年能做的更周全吗?”
“不能。”付韬道:“有的事我可以退让,有的事,便是死亦不可动摇。”
杜九言点头应是,笑而不语。
付韬叹了口气,给她倒了杯茶,“你的意思,本官懂了。去广东山高皇帝远,至少我还是从二品,虽不如京中好,可却能肆意做我想做的事。”
“回去了,以前要面对的问题,现在还是得面对。”付韬看着杜九言苦笑。
杜九言又道:“大人。这其实还不是最关键的。你想,如果皇帝真让想让您官复原职回京,他直接调您回去就好了啊。为何还要写密信问您的意思。”
付韬嗯了一声,看着她。
“学生猜测,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皇帝是想试探您这六年,是受尽苦楚后决定随波逐流初心已改,还是依旧如初,信念坚定。”
“其二,皇帝就是想让您主动请命去广东做布政使司!”
付韬失笑,“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心中隐隐还想回京不愿深想罢了,如今听你一说,也就释然了。”又道:“那就去广东,待他日时机成熟,朝中有本官用武之地时,再回去。”
杜九言点头。
“你是裘樟的福将,也是我的福将啊,自从你当了讼师,本官省了不少事。这一次俞大的事,你虽然目的不纯,但却让我沾光得了功,从八品上至从二品,这事儿,本官记着。”
付韬在行为准则上,和杜九言并不相同,但这不影响他对杜九言作为讼师的欣赏。
他羡慕杜九言,玩世不恭却又黑白分明,但虽然羡慕,可他并不会去做,也做不到。
人和人不同,追求也不同,这道理他在年轻时就明白了。
“大人您也要报恩吗?那您可不能忘记了啊。”杜九言道。
付韬点头,“本官不忘。但你别指望我像裘樟那样对你,他在京城,虽官小可权大,本官若去广东,对你可没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