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熟悉的惊悚场面令苏暮卿心头发寒,确定心中猜测,目色冰寒,双眉紧蹙。
果然待苏小锋带陆静赶到时,信鸽也落在了客栈的窗口。苏暮卿心情沉重,展开纸卷,果然是梁朝笙那出了问题。
原是姜戎在徐哥和他这都吃了瘪,回程路经边城,偶遇了驻守救灾的梁朝笙,冷嘲热讽地说了语翎和亲之事。他虽知晓为了灾民、王朝的局不可贸然动手,但强忍着回营后还是被气得淤血攻心,吐血晕了过去。
原本赈灾之事已有了起色,此番横生枝节,又扯到姜戎。他撑着额头,抬眼看了看躺在床上的王玥兮,转而神色坚定。
既然派谁在梁朝笙身边无万无一失,且症结所在皆处边城附近,那他就亲自带着人过去,当机立断,再次奔赴边城。
陆静切脉诊断后,亦断定王玥兮无碍,只是其中缘由症结无从知晓。
其他几人也不是一次见此情形,虽有担心,但见苏暮卿神色如常,也不再慌乱。
当即交待好赈灾和屯粮要事,苏暮卿留下苏小锋和墨林守着巫山本营,继续灾民安置收尾和储存粮食的保密工作。
而他与玥兮在此目标过,恐惹来旁人注意,特别是姜戎。若暴露了巫山的存粮秘密,所有努力将功亏一篑。
如今他们转至边城,去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倒是也合情合理。
马车的行囊中,墨林准备了改良过的暗盒,还有分装好的地瓜干、猪肉脯、番茄酱和土豆粉。
“这些猪肉脯是嫂亲手制作的,那日让我送与哥,还说来日若用做军粮也是极好的,还有这些地瓜干,早在当日地瓜储存出问题之时,嫂就将制作方留给了我。”
墨林近乎自言自语地向苏暮卿讲述着这些食物的意义。
当初嫂他们前往边城走得匆忙,他按着纸上的流程方尝试着做红薯干,一个厨艺小白的成长之路便就此开始了。
直到三次尝试,墨林才成功地吃到了王玥兮描述的那种口感。
一入口,整个舌尖都被甜味所包裹,好似浸了蜜一般,接着咬上一口,入口不干也不硬,干湿度正正好。嚼上两下,满是粉糯糯的口感,却又不失劲道。
先前他一次次对照着食谱重复制作学习着,将红薯去皮后洗干净,用刀对切两半,每一半再切至两三小块,放入土灶锅内煮半小时至七八分熟,捞起,沥干水。
耐心在太阳底下晒两三日,等红薯块充分脱水后,全部收回,再蒸四五小时,最后将红薯拿出来,在太阳下晒个四五天就好了。
晒好的红薯干颜色别样鲜明、金黄剔透,晒出来的薯蜜已经完全凝结,仔细闻得话还是能闻到红薯的香甜味,让人食欲增。
每块只有手指小的红薯干,却凝聚了一整个香薯的甜度和营养!这几日他分给灾民里营养不良的老人小孩,都特别受欢迎。
之前两次口感不佳的原因是准备的红薯太,不好蒸熟,费时费力,还有地瓜皮没有去干净。后来蒸熟后再去皮,更为方便干净。
dú • lì地完成了一次食物的制作,墨林更加佩服王玥兮。
不说她的各种奇思妙想,厉害的烹饪方式,单单这份对食物的热情和细心,就非常人能比拟。
如今回头一想,这未雨绸缪的屯粮之心、储存之更是令人叹服。
听完墨林的话,苏暮卿默默取出一个红薯干塞进嘴里,淡淡的甜安抚着他挑剔不适的味蕾,饱腹的同时更不乏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