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寅看着有人抬着箱笼过来,想起还要派人去看护夫人的嫁妆,也没在这儿耽搁,就又忙去了。
小院儿里,银锁轻轻摇着蒲扇,替小姐赶走恼人的柳絮。
金钏这时从外面进来,走到段雀桐身边道:“夫人,何管家把嫁妆都安放好了,大件儿暂时都放在了空屋子里,一些金银细软都安排人抬了过来。家具是全套的,一水儿的黄花梨,那颜色看着既亮堂、又贵气,夫人保准儿喜欢,赶明儿量好了尺寸正好摆到新宅子的主屋里,新宅子配新家具,刚刚好!
段雀桐听她描述自己心里也是高兴。
她刚来这儿的时候其实不大喜欢黄花梨的颜色,黄花梨木制成的东西年头越久,颜色越深,她总觉得有些老气。
可用习惯了才发现,老祖宗追捧这东西还是自有他的道理,是她见识少,错把珍珠当鱼目。
段雀桐之前已经看过了嫁妆单子,知道家里大老远的运那么多的家具过来,还真是挺意外的。
虽说现在的女儿家都是从出生起就开始准备嫁妆的,可她毕竟是庶女,娘亲那里的东西有限,嫡母对她是好,可二姐姐再不争气那也是嫡母的亲生女儿,好东西自然也轮不到她。
她的嫁妆如此丰厚她自己也没想到。
除了家具、日常摆件,五千两压箱的银子之外,还有锦被华服、绫罗绸缎、珠饰头面,这些其实也是寻常,有钱都能买到。
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家里还给她陪送了两处铺子和一处别院,虽然都不在这里,可那是能下蛋的鸡,只要经营好了,她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收入。
乱世的商人可是极为活跃的,也许家里就是看到了方亥现在在行商,猜到了她的想法,所以才将铺子给她做了嫁妆。
怪不得古代女子都重视娘家,这里不只有血脉亲情,还有就是娘家给的底气,嫁妆就是娘家疼爱女儿的方式,嫁妆越丰厚,就说明女儿在娘家越受重视。
这是在提醒夫家人要善待自家的女孩,是在给家里的姑奶奶撑腰呢!
段雀桐感慨:钱财可真是个好东西!让她即使远隔千里,也能直观地感受到家人对她的关怀。
虽然两个妹妹还没有出嫁,可是她们的嫁妆肯定是比不过她的。
因为她是远嫁,而且还嫁到了这样一个蛮荒之地。
不过,一切都会好的,现在的北地已经变了一番模样,她有信心能够把这里经营的更好。
作为一个现代人,她如果在环境如此便利的情况下还把日子过得一团糟,那她就是在给家乡人丢脸。
她不仅要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她也有信心让这里的人过好。
中原战乱不休,将来若是局势有变,她还可以把上党的家人接到这里。
想起曾经的自己,还以为段家会因为她嫁了外族人就不认她这个女儿,那时候的她实在是太过狭隘了。
什么是姻亲?姻亲就好比大树,明面上看彼此互不相干,可底下的根须早已经紧密相连。
如今段府的日子比原来安稳,就有她嫁给了燕北梧的原因在,段家有个在塞外扬名的女婿。
三个多月,坑了拓跋鲜卑一万的兵马,只此一件就让人不敢小觑。别看这两万人和那些动则十几万、几十万的没法比,可这是实打实的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