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给整个大明帝国建立地下水利通道,这是一项涉及资金数目十分巨大的工程,仅仅是整个北直隶的建设,初步估计不少于一千二百万银元的消耗。
这种水利系统属于国家基础建设,严格上了来讲是不能产生收益的,虽然可以通过居民使用获得一部分公共管理费,但至少前期的投入,都是需要朝廷一力承担的。
换做是之前的大明皇朝,绝对是无法承担这么一项巨大的工程的,毕竟天启七年朱由检刚即位的时候,辽东之地的军饷还欠着,哪里有钱来修建下水道和厕所。
但,现在的大明帝国可是非常有钱的。
其一,大明帝国在这两年通过萧升从现代运送了很多白银过来。
第二,对本世界之内的白银和黄金产地,进行了探查和开采,使得开采量极大的提升。
还有就是,对扶桑征服之后,获得的银矿和财富,都是为大明帝国直接输送货币的。
然后,煌夏商会通过发行煌夏银钞,从大明帝国的百姓和其它国家之中获取了丰富的白银涌入国内。
各大工厂的开办以及铁路运营等等,都给国库带来了很大的收益。
银行当然是最赚钱的,一枚银元价值一两银子,但实际上,制作一枚银元的花费远比一两银子要少。
在崇祯三年的年度报告之中,整个崇祯二年,大明帝国的税收,包括盐税,农业税和商业税还有海关税等,总数达到了七千四百万银元。
当然,花费也是巨大的,无论是铁路建设还是公路建设,造船厂还是造战舰,花钱如流水。
除了税收,银行的收入也是大头,直接获利达到了四千万银元。
而朝廷直属的一些营利性单位,比如皇明医院等地方,获利也不少,总数达到了一千四百万银元。
这其中,九成以上的收入都是花出去了,最后的财政汇总,就剩下了八百多万枚银元而已。
但是,作为户部尚书的毕自严一点都不慌,尽管朱由检颁布了那么一个耗费巨大的工程,他也是丝毫不慌。
倒不是说他还有其它存款,而是他知道,花钱越多,赚钱才越多。
有些钱是很有必要去花的,比如水利工程的建设。
工人们赚到钱了,总归是要花出来购买东西的,现在大部分的赚钱的项目,不是被煌夏商会和大明帝国共同经营,就是被朝廷直接垄断,每一天国库之中银元增长的速度都在加快。
不只是国内的经营,从东南亚,美洲等地运进来的白银和其它矿产,都是属于国家财富的一部分。
大明帝国不会缺钱发展,真要是国库吃紧了,就向煌夏银行借贷一部分呗,反正琉璃侯是不缺钱的。
众所周知,大明帝国就算是破产了,琉璃侯依旧是有钱的。
现在的琉璃侯萧升和大明皇帝朱由检一起都被神话了,后者不用说,作为大明帝国中兴之主,先灭漠南蒙古,又平满清,再征瓦剌,使得大明帝国再次站起来。
而前者,那就是津津乐道的对象了。
绝对富有的煌夏商会总会长,大明帝国科学之启蒙教父,致力于做慈善事业的真正大好人。
前两个称号,是萧升早就有的。